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观点·专栏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13:公 司
  • 14:公司纵深
  • 15:公司前沿
  • 16:公司·价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市场纵横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朱玉辰:期指对股市涨跌无根本影响 投资者须“善用”
  •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三年内中国钢铁业基本重组完毕
  • 朱从玖:发可转债不会成银行补充资本潮流
  • 陈德铭:
    不能对外贸形势太过乐观
  • 去年各级法院
    审结金融案件51.9万件
  •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四大原因推动
    钢铁业整合势在必行
  •  
    2010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朱玉辰:期指对股市涨跌无根本影响 投资者须“善用”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三年内中国钢铁业基本重组完毕
    朱从玖:发可转债不会成银行补充资本潮流
    陈德铭:
    不能对外贸形势太过乐观
    去年各级法院
    审结金融案件51.9万件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大原因推动
    钢铁业整合势在必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0-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南方稳健、南稳贰号、南方成份基金经理 张慎平

      南方稳健、南稳贰号、南方成份基金经理 张慎平

      

      中美贸易纠纷自2009年9月美国轮胎特保案之后就频发不断,进入2010年更是密集,有评论更是将中美贸易纠纷列为2010年中美关系出现争吵的四大议题之一,情况到底如何呢?中美贸易纠纷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一、中美贸易的现状及此次贸易纠纷的背景

      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078.2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99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8年上升到582亿美元。

      2009年下半年美国经济触底反弹,但却是“没有就业率的经济复苏”,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因此奥巴马在今年初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已为2010年的经济政策定调:扩大就业、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实现出口五年内翻一番。因此面对中美贸易纠纷,合理的逻辑就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难题,美国应该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从而促进美国国内的就业。

      二、2010年中美之间会出现贸易大战吗?

      美国限制中国出口的目的是想扩大国内的就业,但仔细分析起来,中美两国目前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两国产业结构的外在表现,中国目前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是日常初级产品,美国出口中国的主要是高科技产品,这种互惠互利的产业结构是双方比较优势的体现,很难想象现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会有助于美国国内的就业,经济规律是很难人为改变的。

      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不仅不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多了,而是美国限制对中国的出口所致。如果美国放开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将对促进美国国内的就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活动自有其经济规律支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改变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因此2010年中美之间贸易纠纷升温在所难免,但出现贸易大战的可能性不大。

      三、中美贸易纠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中美之间出现大规模贸易纠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其中所折射出来的中美利益之争却值得我们深思,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我认为更多地是一种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手段而已,我们要看清楚美方的真实目的是要逼迫人民币升值。

      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的贸易顺差是比较优势的经济规律的体现,不是人民币汇率偏低造成,更不是倾销的结果。经济学的理论已经告诉我们,使用贸易壁垒试图改变经济规律将是双输的结果,是非理性的。

      中美贸易纠纷对中国来说,更多的是警示:中国能最早走出全球经济危机,依靠的不是出口,而是广大的内需市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三,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未来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企业的经营,都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含量,重视并充分挖掘国内市场,只要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经济的未来依然美好。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