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观点·专栏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13:公 司
  • 14:公司纵深
  • 15:公司前沿
  • 16:公司·价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市场纵横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新三板建设步入快车道 制度安排亟待破题
  • 住建部长“求饶”
  • 江连海:积极探索区域融资
  • 黄有根:东湖高新区新三板试点获批在望
  • 刘纪鹏:场外市场建设
    应“条块结合”
  • 侯外林:加快新三板试点扩容工作
  •  
    2010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5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两会特别报道
    新三板建设步入快车道 制度安排亟待破题
    住建部长“求饶”
    江连海:积极探索区域融资
    黄有根:东湖高新区新三板试点获批在望
    刘纪鹏:场外市场建设
    应“条块结合”
    侯外林:加快新三板试点扩容工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侯外林:加快新三板试点扩容工作
    2010-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入系统基础上,加快新三板试点扩容工作,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侯外林说,创业板推出后平稳运行,满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认可。但创业板门槛仍不算低,以高科技型为代表的许多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标准。新三板将解决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侯外林表示,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优良的“智力资产”,但往往缺乏抵押物的支持,贷款较难。“这帮人靠的是脑袋,你总不能把人抵押出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新三板的试点扩容工作,使得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再低一些,使这些企业的股权也能够流转,满足他们股份转让和融资需求。”侯外林说。

      侯外林表示,目前各界关于新三板建设有各种各样的设想,大家比较接受的办法主要是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基础上,扩大到全国规模较大,优秀企业较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目前应抓紧新三板试点扩容和相关制度建设工作,在交易结算、股份限售、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完善制度。

      “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园内有3000多家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1700多亿元,其中25%的企业是国家级或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侯外林说,“但其中只有3家企业在主板上市,两个进入创业板,园区内还有众多企业急切需要得到融资。”

      侯外林表示,广州市政府一直关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也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新三板扩容试点,有关基础工作也在扎实有效推进,希望其成为第一批新三板扩大试点的园区。

      “广东还有其他一些优秀的园区,如中山火炬产业园区,里面有400多家企业,工业总产值900个亿。当地政府希望这些园区进入扩大试点的范围之内,也都在扎实稳步地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