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要闻
  • 7:专版
  • 8:专版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价值报告
  • 13:市场趋势
  • 14:开市大吉
  • 1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6:圆桌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营销
  • A6:基金·投资者教育
  • A7:基金·投资者教育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两会财经关键词回放
  • 经济复苏路线之我见
  •  
    2010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两会财经关键词回放
    经济复苏路线之我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复苏路线之我见
    2010-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南方宝元、南方盛元、南方隆元基金经理 蒋朋宸

      南方宝元、南方盛元、南方隆元基金经理 蒋朋宸

      

      2009年在各国政府的强力经济财政刺激下,出人意料地快速摆脱了经济危机,尤其中国GDP增长达到了8.7%,与年初很多机构预测的5-6%大相径庭。但其中我国经济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信贷大量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进入2010年,我们预计增长势头将放缓。出于对泡沫和通胀的担忧,经济刺激政策正逐步退出,而各国的经济要恢复到危机之前的高速增长仍缺乏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随着各国经济体逐步向其长期增长趋势线靠拢,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将是外需的缓慢增长和国内的消费升级。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长将为8%以上。长期而言,我们仍然看好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四大长期主题——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及市场导向的经济自由化,在长期内应该会继续支撑较有力的经济增长。中国未来10年仍可持续较快的增长率。同时,我国各方面经济(如政府、银行体系、家庭)较为强健的资产负债状况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帮助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

      今年以来,虽然机构对经济的预测都很乐观,实体经济也没有出现二次衰退,但股市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再次让我们看到大多数机构的预测并不准确。有研究表明,我国的股市和M1增速相关性很强。在年初信贷偏紧的预期下,部分投资者选择卖出,构成了本轮调整。而未来的趋势在经济持续复苏和刺激的退出双方作用下,并不明朗。

      大部分有一定年限的投资者都曾在短期波动中受过挫折,明白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才能在收益上走得更稳健一些。放眼更长远的未来,有几个趋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是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今年以来,各地再次出现了民工荒,据称光广东地区民工缺口就有90万人。另外,全国各省的高考报考人数都在近年出现下降,仅湖南一省就从09年的50万人下降到今年的40万人,虽然有其他原因,但适龄人口的下降也是不争事实。相信未来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工资的上升将提高用工企业的成本,由此也可能产生通胀。第二,正由于上面的原因,经济由低成本、低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型向高质量和高附加值转型已经成为紧要的工作。本次两会也一再的提到这一点。第三,经济怎么转型?我们认为,质量的改善和对环保的重视将是中心。当我们高价买入法国依云矿泉水时,我们已经在无形中为国内环境投了不信任票,而且付出了货币代价。而层出不穷的毒奶粉、毒大米、毒豇豆、黑心棉等事件,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对质量的监管政策。质量的提升不能只是“焦点访谈”等媒体的呼吁,只有各级政府都能认识到不良产品祸国殃民之后,才能引导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第四,重民生,轻GDP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政策的一个导向。当我们改善了医疗、教育及其他居民的生活保障后,人们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安心消费,这反而将极大地扩大我国的内需市场和综合国力。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