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对美元征收汇率反补贴税
  • 冒名FBI:美国网络诈骗猖獗
  • 这次负利率
    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 人在专注中能量最大
  • 让公共财政阳光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 创业板公司:翻新内部治理培育高成长
  •  
    2010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对美元征收汇率反补贴税
    冒名FBI:美国网络诈骗猖獗
    这次负利率
    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人在专注中能量最大
    让公共财政阳光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创业板公司:翻新内部治理培育高成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美元征收汇率反补贴税
    2010-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茉楠
      张茉楠

      近日美国130名参议员联合上书财政部,要求奥巴马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对中国施压,认为人民币贬值意味着暗中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补贴,不利于国外竞争者公平竞争。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且让我们细细看看,扰动各国货币体系,制造紊乱、操纵汇率的到底是谁?

      先看美元与美国经济复苏的节奏巧妙的吻合。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清楚地勾勒出三个阶段,即危机恶化阶段(2009年初至3月初)、危机回暖阶段(2009年3月初至10月末)、危机复苏阶段(2009年10月末至12月)。这种危机的阶段划分,分别以美国资本市场价格回升和GDP结束深幅下滑实现正增长为两阶段的标志。而美元周期恰恰与经济复苏周期相对应。在危机恶化阶段,全球金融市场都在“去杠杆化”,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吸引资金回流本土,以平衡资产负债表;到了第二阶段,美国放开美元流动性阀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刺激了资本市场的强劲反弹,也通过美元大幅贬值刺激了实体经济,特别是贸易的强势复苏;在第三阶段,美国第三季度经济结束深度衰退,实现3.5%(季调后为2.2%)的正增长,美元便完成了调节经济复苏的“平衡器”任务,为保持美元利益平衡回补一年以来阶段性缺口,反弹幅度超过5%。

      眼下的第四个阶段(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又起波澜),美元出现强劲反弹,自去年11月底以来升值近10%。与此对应的是,欧洲所谓“笨猪五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危及欧洲国家信用。以2009年12月希腊宣布赤字严重超标为分水岭,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1.51的历史高位“掉头向下”,高盛等国际投资大鳄大举做空欧元,3个多月来,欧元跌幅超10%, “欧元陷入自诞生以来最严重困境”。事实上,这危机背后掺杂了更深层较量,既美元与欧元主导权较量的“货币战争”。

      再看美元策略与美国的经济策略。美元策略调整具有强烈的“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色彩。美元一直是国家利益平衡和危机治理的有力工具。美元看似毫无规律的“涨跌”,总是与美国的经济策略不谋而合。如何刺激经济增长、削减双赤字,是美国政府最大的“心腹之患”。美元显著贬值,有助于刺激出口,缩小美国的贸易赤字。在美元大幅贬值的10月间,美国贸易逆差比9月经修正后的357亿美元缩小7.6%,减至329亿美元,有效改善了美国的经常账户失衡,刺激了经济复苏。

      其实,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对美国有更大的压力,因为解决债务赤字,不仅涉及美国负债型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延续,也涉及美元如何在汇率大战中胜出。近期美元升值的一个因素被大多数人忽视了。近来,作为美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引发了美国担忧。为扭转美国国债价格不断下挫的趋势,增加美债吸引力,冲销外国政府持有美债风险预期,也诱导美国海外资金回流,他们便大力推升美元。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2010年美国一年以上期限的国债到期额大约为7132亿美元,较2009年6465亿美元的规模增加了10%,今年一季度,美国还将发行4780亿美元国债,半年发债规模共计7540亿美元,发债任务如此之重,怎能没有“强势美元”的支持?

      根据奥巴马政府近期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在2009年财年为83%,之后将沿着上升轨迹运动,在2010财年将攀至94%,2011财年将达99%,2012年将升达101%。由于美国的对外负债主要是以美元计价的,而美国的对外资产主要是以外币计价的,美元贬值造成的“估值效应”,能降低美国政府的对外真实债务,从而改善财政赤字政策的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从二战后美国债务的削减经验看,“债务货币化”,是比较灵验的方式。二战给美国留下了庞大的债务。1946年,美国的公债达到了GDP的108.6%;到近60年之后的2003年,美国的公债与GDP的比率降至36%。在两代人的时间内,美国削减了相当于GDP的70%以上的公债。如果把降低债务的“名义增长效应”分为 “实际增长效应”和“通胀效应”两部分,则历史经验数据显示,从1946年到2003年,实际GDP增长平均每年令公债占GDP的比率降低1.3个百分点,而通胀的作用为1.6个百分点,大于前者。换言之,在整个“名义增长效应”中,通胀的贡献度为56%。在庞大的债务面前,美国必定靠美元贬值启动新一轮的债务削减计划,从贬值中获得最大的债务消减收益。

      说到底,以压迫人民币升值为武器,迫使中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上让步,才是美国的主要战略意图。追踪溯源,鉴于美国总是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转嫁危机,将之作为国家利益平衡和危机治理的撒手锏,依照那些可爱的参议员的思路,全球都应把美国列为最大汇率操纵国,对美元征收汇率的反补贴税!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