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对美元征收汇率反补贴税
  • 冒名FBI:美国网络诈骗猖獗
  • 这次负利率
    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 人在专注中能量最大
  • 让公共财政阳光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 创业板公司:翻新内部治理培育高成长
  •  
    2010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对美元征收汇率反补贴税
    冒名FBI:美国网络诈骗猖獗
    这次负利率
    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人在专注中能量最大
    让公共财政阳光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创业板公司:翻新内部治理培育高成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这次负利率
    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2010-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CPI超预期上涨是否意味着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

      由于2月CPI高于2.25%的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市场一时间争说负利率时代,并推测央行或在近期加息。而对加息的担忧,始终是笼罩在A股市场上空的阴云。

      其实,负利率重现与负利率时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负利率重现是指月份CPI数据意外超出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水平,这只是指一个月度的指标;而负利率时代,是指若干月内CPI都在不断攀升,从而导致银行存款实际利率持续为负的一种现象,这是指一个较长时段的指标。负利率重现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一般不会对经济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而负利率时代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在2007年3月以后我国进入负利率期,就持续了20多个月。而长时期的负利率,会扭曲资产价格,向市场参与者发出错误信号,进而导致投资的不合理增长等。

      农业部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的农产品批发价格环比已经回落。随着天气转暖,食品价格主要是蔬菜和肉类价格将进一步回落,因此,不出意外的话,3月CPI同比涨幅将回到2%左右,这也就是说,这次负利率重现应该不具有可持续性。鉴于这种比较客观的判断,央行很快就采取加息等较严厉的调控手段的可能性很小。

      实际上,当前,央行加息与否更多还是受制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眼下,尽管全球经济正持续复苏,但欧美发达经济体还依然处于就业危机之中,再加上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财政赤字严重,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以及有些国家不适当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过早退出等因素,都对全球经济复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搞不好有可能还会使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有鉴于此,欧美等国并不急于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日本甚至还在增加经济刺激政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低利率政策依然维持不变。

      那么,在全球低利率时代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就受到限制。我们知道,我国金融政策的一项重要目标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以及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不景气,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在压力仍然很大。随着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外汇资金继续增加,通过外汇占款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将会较快增长。然而,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弱势美元政策的做法,同时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也不足以使美联储做出加息决定的话,我国央行上调人民币利率,虽然会有利于抑制信贷增长,减轻国内通胀压力,但也将进一步加大与美元和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利差,从而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通过吸收外汇增加外汇占款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仍将会较快增长,从而将央行加息抑制通胀的效果对冲掉。这不仅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也将反过来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所以,市场走势就应当顺经济形势而为。

      我国经济稳定较快的发展,始终是支撑A股市场稳步向上的坚实基础。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引导各方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看来,今年我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不成问题。而且,实体经济的不断好转,会令很多上市公司显现出投资价值。如此说来,经济稳定较快发展是支撑A股市场稳步向上的坚实基础,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将成为助推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决策层一再重申,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个政策主基调绝不会改变。但今年是我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所以,还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这就意味着管理层会综合运用多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宏观调控措施,本质上也是为A股市场更有效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经济环境。

      今年的资本市场将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创新措施。比如上半年确保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顺利平稳推出;下半年场外市场建设有望加速,重点是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另外,“国际板”制度建设也在提上议事日程。上述资本市场创新举措,都在提升A股市场品质,也为市场的繁荣更加了广阔的投资空间。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