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老期货支招基金 警惕套保两大误区
  • 期指套期保值的经典流程
  • 基金:
    期指投资比例规定
    可满足套保需求
  • 利用股指期货对冲股票系统性风险
  • 临溪羡鱼 退而结网
  • “政策靴子”落地 期指或引发基金业格局生变
  •  
    2010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股指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股指期货
    老期货支招基金 警惕套保两大误区
    期指套期保值的经典流程
    基金:
    期指投资比例规定
    可满足套保需求
    利用股指期货对冲股票系统性风险
    临溪羡鱼 退而结网
    “政策靴子”落地 期指或引发基金业格局生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老期货支招基金 警惕套保两大误区
    2010-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苗 ○编辑 金苹苹

      ⊙记者 叶苗 ○编辑 金苹苹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意味着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大门已经打开。虽然基金已然是市场上的“风云人物”,但作为初入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在期指操作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期货界人士表示,基金在套保上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流动性观念,切勿锁仓不动,“套保也需要止损”。其次,目前A股仍在震荡市中,因此在大势突破之前不要制定大趋势的套保方案,“不要尝试从3000点套保至6000点。”

      

      警醒基金套保两大误区

      “基金公司的准备工作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基金。”海通期货分析师郭梁表示,经过接触他们发现基金目前对风险控制方面需求较大,“毕竟基金参与期指看中的就是其风控功能。”而东证期货高级顾问方世圣表示,从策略设计上看,基金已经研究得很充分了,目前需要对后台的技术细节再做调整。“就像两条平行线要交汇,但基本游戏规则不能改变,”方世圣说,基金参与期货,可能原来的很多作业习惯都要改变。

      由于基金主要是参与套保,方世圣认为,基金在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流动性观念,不能在套保方案确定后就“锁仓不动”。因为基金看的是相对收益,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净值提高,如果行情出现了单方面的趋势,而套保头寸出现了明显亏损,就必须适时止损。“不是说套保就不用止损了,如果出现像今天(3月17日)这样的行情,卖空的头寸损失还是很大的,不能一直往上杠。”

      其次,眼下离股指期货的推出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专家建议机构的套保策略必须灵活,以应对震荡市为主。“在没有明确的趋势出来之前,现在不要做大趋势套保,”郭梁表示,基金最好不要制定例如从3000点到6000点这样大跨度的套保策略,而是要选择好震荡市的套保时机。

      另外,由于4月份正好是年报推出的末期,券商届时可能会调高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又正逢股指期货推出,“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提振,机构需要适当做一些买入套保。”郭梁说。

      

      套保案例全解析

      为了能够详细描述基金套保的过程,专家特意用2007年-2008年市场牛转熊时的情景举了一个流程例子:

      假设某基金公司持有价值1000万元的股票组合,贝塔值为0.7。通过对市场时机的判断,基金公司预测 2007年10月份至12月份期间崩盘的可能性很高,而近期股票的走势也令人不安,因此该基金公司可考虑在2008年1月2日实施卖出套期保值操作,卖出价值700(1000*0.7)万元的股指期货合约。2008年4月25日,基金公司预测市场将发生转折,即该基金公司可在当日进行买入平仓操作。到4月25日,原股票组合的市值下降至800万元,但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该基金公司在期货市场盈利250万元,使得经套保后的股票组合市值为1050万元,有效地规避了系统性风险。

      “贝塔值到底采用多长时间的数据,也需要引起注意,”方世圣表示,在套保中贝塔值的运用最为关键。A股的波动比较大,因此贝塔值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才行。贝塔值等于1,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的波动与大盘相同,如贝塔值等于1.2,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波动比大盘大20%,如贝塔值等于0.8,则说明该股或该组合的波动比大盘小20%。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调节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郭梁最后提醒,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区别很大,基金在进行套保的时候,一定要留足充足的保证金,并做好动态管理。“我们建议资金量至少要能应付两个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