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央企连连出手 保利50.4亿抢下北京望京地块
  • 标杆房企
    在商业拓展中“避险”
  • 一二手房市场冷热不均
    深圳楼市仍处在博弈期
  • 需求积累爆发 上半月京二手房成交近万套
  •  
    2010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央企连连出手 保利50.4亿抢下北京望京地块
    标杆房企
    在商业拓展中“避险”
    一二手房市场冷热不均
    深圳楼市仍处在博弈期
    需求积累爆发 上半月京二手房成交近万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标杆房企
    在商业拓展中“避险”
    2010-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和裕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李和裕 ○编辑 朱贤佳

      

      虽然房地产调控在持续,但从某种角度看,目前国内楼市还有继续拓展的余地——有迹象表明,今年以来标杆房企对商业地产的关注度明显上升。

      从行动上看,如绿地集团,就在昨天宣布投资逾100亿元在成都开发建设包括大型商业、办公等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在内的3个项目。成都由此成为绿地二线城市商业布局的又一据点。

      又如刚发布业绩报告的新鸿基地产,新鸿基表示在上海投资的商办项目都将加紧赶工。位于陆家嘴的国金中心一期已告落成并接近满租,二期计划赶在明年年初竣工,商场和酒店部将于二季度试营业;位于淮海中路的综合项目则将于2011年起分阶段建成。

      还有一直在住宅领域发力的龙湖地产也进军百货业淘金,旗下一些大型综合项目的商业部分将由龙湖自主招商并运营。有关人士还称,在未来5至7年内,龙湖投资性商业物业可持有面积计划达到200万平方米,预计占整体土地储备量的15%左右。

      另外,尚未展开实际行动但已表态跃跃欲试的房企也不少。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就在年报发布会上宣布,今年除做大现有主业外,还将发力商业地产,“预计第一期会有20亿元的投资规模”。

      “单一城市或是单一产品的抗风险能力较小,而我们走的是‘住宅开发+持有物业+高服务’的均衡发展之路,持有型物业比例计划在30%至40%,目前的注意力正是在商业。”华润置地上海董事总经理谢骥也向记者表示。据悉,华润集团正与花旗私人银行部门联手推房地产基金,为今年扩大在商业地产及零售业的开发力度做融资准备。

      “受调控影响较小的商业地产正在成为一些房企眼中的‘避风港’。”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易虹认为,根据目前状况看,商业地产暂时不受政策影响,而且保值性较强,“多元化的开发、经营模式对房企的持续性发展大有裨益。近期,绿城、金地、华润等房企已纷纷通过收购项目、成立基金、上调投入预算、备战REITs等方式开始向商业地产拓展,此举有望成为房地产开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