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合同能源管理破茧 4000亿节能容量待挖
  • “退出”忧虑缓解 道指续创新高
  • 国务院将今年政府重点工作
    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 创业板公司比赛“高送转”
  • 舒曼们,可以休矣
  • 今天起股指期货开户可到证券营业部
  •  
    2010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合同能源管理破茧 4000亿节能容量待挖
    “退出”忧虑缓解 道指续创新高
    国务院将今年政府重点工作
    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创业板公司比赛“高送转”
    舒曼们,可以休矣
    今天起股指期货开户可到证券营业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合同能源管理破茧 4000亿节能容量待挖
    2010-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集体报道

      ⊙本报记者集体报道

      

      一项旨在加快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日前提到国家层面。一旦相关政策出台,作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积极推行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提供节能设计、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服务的新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即专业节能技术服务公司接受客户(节能业主企业)委托,通过与客户签订能源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善的设备、技术、资金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为客户节约下来的能源成本来获得项目收益。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从单位产品能耗看,8个高能耗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我国的节能服务市场前景可观。申银万国分析师王轶认为,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保持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

      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推进,一些上市公司将率先从中受益。据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海生介绍,目前涉足节能领域的上市公司有从事建筑节能的泰豪科技、同方股份、延华智能;从事电机节能的智光电气、荣信股份;从事输配电节能的置信电气、安泰科技;从事IGCC业务的华光股份;生产余热锅炉的海陆重工;生产节能灯的华微电子、士兰微、法拉电子、长电科技和三安光电等。相关报道详见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