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人物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全球生态政治超主权组织构想
  • 这场战略博弈关乎中国未来地位
  • 集合债券:
    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 纽约时报这回很没面子
  • 银行再融资:请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 冰岛人当真成了那个老渔夫
  •  
    2010年3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全球生态政治超主权组织构想
    这场战略博弈关乎中国未来地位
    集合债券:
    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纽约时报这回很没面子
    银行再融资:请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冰岛人当真成了那个老渔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冰岛人当真成了那个老渔夫
    2010-03-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伟一

      朱伟一

      最早出自阿拉伯民间神话的《渔夫的故事》,在世界各国流传甚广,德国的格林兄弟、俄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普希金都据此写过杰出的作品。故事中的老渔夫因为贪心和贪婪而最终受到了惩罚。冰岛人当初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场金融危机,竟让他们成了《渔夫的故事》现代版的主角。

      冰岛原先就是一个渔夫生活的地方,多数人靠打鱼为生。但冰岛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上天给予特别恩惠的国家之一。俄罗斯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地下、地上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冰岛虽然如此狭小,人口只有30万,是名副其实的小国寡民,但自然资源丰厚,风光旖旎,光靠旅游业,日子就可以过得很滋润。“人人都说天堂好,怎比冰岛鱼米乡。”冰岛就是歌里唱的地方。可惜,冰岛人不满足已有的富足生活,一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也要过过国际金融中心的瘾,结果以债台高筑而告终。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自然离不开金融创新。冰岛金融创新的成果是Landsbanki hif, 一家跨国性质的网上银行。外国人见钱眼开,争先恐后地将钱存入冰岛银行。不仅是个人,大学、地方政府乃至警察局都把钱存了进去。光英国人就在冰岛存入了80亿英镑。

      冰岛政府破产后,英国首相下令,冻结冰岛银行在英国的资产,而其法律依据居然是英国的反恐法。德国也有钱存在冰岛的银行,但德国人就比较镇静,没有像英国那样火急火燎。或许,这是因为德国贷款给冰岛的大多是银行,而英国的债主大多是个人——个人自然比机构要更容易激动。

      石板栽花无根基。冰岛的股价飙涨,始于冰岛的实体经济繁荣。前些年,国际上鱼价和铝价飙涨,而冰岛正盛产这两样东西。眼见这两大宝贝价格一路狂升,冰岛人就有些找不到北了,被一时的盛景冲昏了头脑。被短暂繁荣迷失了方向的冰岛人,以为自己可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了。本来,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经济与巫术经济(voodoo economy)只有一步之遥。冰岛这些渔夫出身的人还不太会变戏法,在强人出没的资本市场以害人开始,却也以害己结束。风暴来临后,冰岛人开始悔悟了,表示要“重归传统价值,专注创造真实的价值”。可惜悔之已晚,冰岛国民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Landsbanki hif破产之后,英国、荷兰两国政府先向两国该银行的储户支付了存款。之后,两国政府又反过来逼冰岛政府还债。谈判结果是,冰岛必须向英国和荷兰偿还39亿欧元(合53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冰岛人背了1万多美元的外债,这还不算冰岛的其他外债。39亿欧元分15年还清,利息为5.55%。 今年3月7日,冰岛举行全民公决,93%人的投票反对该赔债安排。顺便说一下,这是冰岛历史上第二次全民公决。第一次是1944年的全民公决,那次是为了争取从丹麦独立出来。

      冰岛人这次全民公决的结果,只能说是暂时的胜利。毕竟,欠英国和荷兰人的钱还是得还的,赖账哪这么容易。若想舒缓危机,冰岛终归还是要借钱,借钱就必须还钱,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金融危机之后,冰岛一度也想打政治牌,先是向俄罗斯求救。这对俄罗斯倒是个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可莫斯科多精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说可以说得很漂亮,但是不干。最后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北欧国家愿意出钱。但是,如果冰岛欠英国和荷兰的钱不还,原先答应借钱的国家就不会放款。公司可以破产,个人也可以破产,但国家想破产,难乎其难。

      冰岛的危机,是对资本市场风险叵测的一个警示。经过了几年短暂的发达之后,冰岛将面临长期的痛苦,这种煎熬,可以说简直比战败国还要难过。虽然没有割地,但眼下的冰岛,比打了败仗后被战胜国巨额勒索的后果还要严重。有一种算法,金融危机之后,冰岛人均负债曾达到25万美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