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韬 ○编辑 王晓华
在中国移动刚刚宣布斥巨资入股浦发银行,直指手机支付业务之后,中国银联则随即声称已在六省市展开手机支付业务的大规模试点,气势并不亚于中国移动。一时间,手机支付概念在运营商和银联两大巨头的推动下风生水起。但运营商和银联,谁将更为受益手机支付呢?
申万证券分析师认为,银联此前与瀚银科技合作在上海试点手机支付,与卫士通合作支付安全算法,试点规模在10万用户以内,规模不大,影响力有限,主要是解决内部技术和业务流程问题。鉴于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带来的压力,手机支付提速也是意料之中。不过,银联推广难度大于移动。因为银联自身资本金只有十几亿,而仅一张SD卡需要用户承担188元,还有250万只存量POS终端的改造升级,如此规模的投资超出了银联的资金能力。
但中移动目前能做的手机支付业务也有短板。中移动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以目前模式而言,运营商未来小额支付的盈利会相当微薄,运营商通过移动支付无法收取较高的佣金,小额支付所涉及的分成环节比较多,其中包括与银行、交通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方,实际落入运营商口袋中的利润已经很薄,同时运营商需要支付前期建设费用,因此只有采取规模化才能够实现盈利。
业内专家指出, 较之银行的手机支付,中国移动通过手机终端刷卡消费,目前主要针对小额支付。虽然商业银行主导的手机支付运营模式,在市场拓展上不一定占优势。但商业银行可以突出“手机银行”概念,不局限于“手机支付”。手机银行是一个服务内容很丰富的平台,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的个人金融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通过手机银行,能够把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等,也能购买基金、外汇或黄金。
随着手机支付用户认知和需求的不断提升,运营商和银联都有彼此合作降低制度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内在动力。政府也会从中协调以免发生体制内的恶性竞争。因此,未来双方在支付结算和受理终端领域的合作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