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观点·专栏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DII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绕道白银T+D 圆“蜗居族”投资梦
  • 标准不一 房贷利率陷“混沌”局面
  • 结构性产品渐摆脱零负收益“魔咒”
  • “KODA门”获最新进展 内地法院正式为KODA投资者立案
  •  
    2010年3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理财·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理财·热点
    绕道白银T+D 圆“蜗居族”投资梦
    标准不一 房贷利率陷“混沌”局面
    结构性产品渐摆脱零负收益“魔咒”
    “KODA门”获最新进展 内地法院正式为KODA投资者立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标准不一 房贷利率陷“混沌”局面
    2010-03-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今年以来,购房者欲再享受首套房2成首付、7折利率的优惠似乎有很大难度,而原先通过中介,购买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产能获得低于首套房利率的“好事”也一去不复返。

      今年前3个月,银行普遍提高了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甚至有些银行暂时放弃了二手房的抵押贷款。“额度的限制是银行收紧房贷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银行也享受很大的自主裁量权。”深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个贷经理透露。

      国11条颁布之后,市场中不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已经进入“混沌”阶段,即再无下限,只是要求银行严格按照风险定价。而首套房最低7折利率的规定虽然仍然保留,但是银行对客户也可谓再三挑剔,原先容易拿到的最低利率现在纷纷上浮。

      至于沪上银行具体将本行的房贷利率调至什么标准,业内一位房产研究经理马远透露:“现在网点的个贷经理几乎都不能打包票,个别国有银行已经暂停了本季度的房贷,而有些银行则直接表示贷款利率几乎一天一变,询问也无果。”

      而同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上海,记者联系了四川成都农行的某支行个贷部,该业务人员表示,四川地区目前不以第几套房论房贷,银行目前对二手房的态度是回避,“能不做几乎就不做,而且风格比较激进的股份制银行也对二手房比较谨慎。”

      另外,对于一手新房,银行的态度也比较严格,不论是否首套房,目前申请人即使购买一手房拿到的利率也不会是7折,基准利率不上浮已经属于给优质客户的特殊待遇了。

      而沪上外资银行近日却开始在“混沌”市场中抢夺这块蛋糕,据花旗银行总行理财经理表示,外籍人士可以申请外币住房贷款,而美元的贷款利率水平不到3%。而至于国内居民的人民币贷款,该行也表示目前仍可以申请到最低2成首付、7折利率的优惠,“但是具体信用得经评估,贷款者也必须在国内居住满一年。”基于此,中资行首套房贷提高至利率8.5折的优惠似乎竞争力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