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京沪津“请缨”QFLP制度 内外资PE将同台竞技
  •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物联网成投资热点
  • 创投看好“三网融合”产业
  • PE“下注”家族企业最忌讳什么?
  • 深创投总裁李万寿:
    今年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10年3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公司·融资
    京沪津“请缨”QFLP制度 内外资PE将同台竞技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物联网成投资热点
    创投看好“三网融合”产业
    PE“下注”家族企业最忌讳什么?
    深创投总裁李万寿:
    今年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创投总裁李万寿:
    今年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03-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先妮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朱先妮

      ○编辑 全泽源

      

      近日,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下称“深创投”)总裁李万寿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集团今年重点关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低碳、绿色、环保产业项目以及具有爆发力、高成长、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影响力项目这三大类。

      李万寿在此前就表示,集团对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生命健康和与产业转型这五方面的热点投资十分关注。从集团投资的欧菲光科、当升材料和兆驰股份在3月首周陆续过会来看,集团所偏好的热点公司也得到了权威主管部门和市场的高度认同。据悉,集团投资的公司已覆盖了太阳能的完整产业链条,此外还在现代农业领域投资了10多个相关项目。

      2010年之后,是众多创投人眼中的创投业第三阶段,即创投的快速发展期。国内创投业“大佬”深创投在此黄金阶段的开局又有何策略呢?对此李万寿介绍,集团今年的战略方针体现在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先中心城市后全国布局、退出与投资并重和积极募资这四方面。

      创业板推出带来了创投业的掘金潮,创业板的扩容也激发了各路创投企业对潜力公司的抢筹潮。创投业的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风起云涌,境内资本与外币资本开始“旗鼓相当”。李万寿认为,集团在此局面下获得的不光是前所未有的行业机遇,还有优质项目资源的扩大,以及对具有品牌优势和行业领先优势的创投企业募资环境的改善。他同时强调,这一局面也使得行业竞争出现异常激烈的态势,具体表现在对项目的抢夺和对人才的竞争。

      在优化基金区域分布问题上,李万寿称,集团将实现从总部垂直管理到“总部+大区管理”的管理模式转变。“实施‘总部+大区管理’的原则是:大区的划分不是以地理区域为界,而是按照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集团已投资的布局以及团队资源等情况综合确定。对于那些经济发达、项目源丰富的地区要加大布点力度,同时配备精兵强将对这些地区进行精耕细作,对于经济尚可地区,应结合当地的优势行业做行业的重点突破,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持观察,在发现优质项目源后再出击。”李万寿补充道。

      在深创投3月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该集团重点提出了“大区制”的基金管理改革思路。为此,李万寿具体介绍,这一思路就是集团将逐步探索按大区制垂直对各区域基金配置固定的财务、法律人员,加强尽职调查力量。“我们每个片区都要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加强互动,形成横向互补,实现团队跨片区作业、资源跨片区流动。做到“双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即集团在区域投资的项目,百分之百有区域公司的投资经理参与审慎调查、投资决策及后续项目管理;总部在历史上形成的区域投资项目,百分之百有区域的投资经理参与管理。”李万寿如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