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8:艺术财经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香港证监会欲追讨一宗10亿港元IPO
  • 日本拟再推新经济刺激案 日元闻风走软
  • 去年对冲基金经理收入丰厚
  • 全球制造业复苏势头强劲
    为经济回暖提供支撑
  • 戴姆勒公司将为行贿丑闻
    支付1.85亿美元罚金
  • 独联体国家考虑使用
    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
  • 又见“变脸”
  • 日本财务大臣说强迫人民币升值未必就好
  • 银行房贷风险自查启动
    七折优惠利率“名存实亡”(上接1版)
  •  
    2010年4月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财经海外
    香港证监会欲追讨一宗10亿港元IPO
    日本拟再推新经济刺激案 日元闻风走软
    去年对冲基金经理收入丰厚
    全球制造业复苏势头强劲
    为经济回暖提供支撑
    戴姆勒公司将为行贿丑闻
    支付1.85亿美元罚金
    独联体国家考虑使用
    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
    又见“变脸”
    日本财务大臣说强迫人民币升值未必就好
    银行房贷风险自查启动
    七折优惠利率“名存实亡”(上接1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香港证监会欲追讨一宗10亿港元IPO
    2010-04-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小安 ○编辑 刘玉凤
      最近几个月,香港明显加大了在内幕交易和不当销售结构性产品领域的打击力度 资料图

      

      所得资金计划返还给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人

      在渡过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之后,有迹象表明,各证券市场管理部门都重新将工作重心放到监管上。中国香港即是最近的一个例证。

      据海外媒体2日报道,由于怀疑上市公司涉嫌利用虚假及误导性信息诱导投资者购买其股票,香港证监会已要求当地法院下令冻结一家去年12月在港上市台资企业IPO所得的10亿港元资金,监管部门希望将这些资金返还给该公司在一级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

      10亿港元拟返还投资人

      华尔街日报昨日报道说,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近日已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了文书,其中指出,一家名为洪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在港上市公司曾利用虚假及误导性信息,诱导投资者购买其股票。

      根据法律文书,香港证监会指控洪良国际违背了《证券及期货条例》中的数项有关欺诈、欺骗、提供虚假和误导性信息方面的规定。因此,监管机构要求法院任命一位适当人士负责收回、接收并管理高达9.974亿港元的资金,这一规模相当于该公司的IPO集资量。

      据报道,香港证监会希望将从洪良国际追索的资金,返还给通过IPO申购以及去年12月24日公司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买进该股的投资者。香港证监会还要求法院冻结洪良国际的香港资产。

      到目前为止,香港证监会和洪良国际方面并未就此事给出明确回应,关于此次虚假陈述案的更多细节也无从得知。

      

      上市三个月后算旧账

      洪良国际去年12月24日以IPO方式登陆港交所主板,代码为00946。当时的发行价为2.15港元。24日上市首日,该股即跌破发行价,跌幅达到8%。该股本周二已被停牌,停盘前的价格为2.06港元,仍较其发行价格跌4.2%。

      公开资料显示,洪良国际总部位于福建省,但控股方为台商。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生产,为美津浓、安踏、李宁和Kappa等品牌生产服装,同时以麦根(MXN)品牌出售自有产品。公司2008年营业额为人民币12.7亿元,同比增加36%。公司2008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423亿元,高于2007年的1.705亿元。

      去年12月上市时,洪良国际获得的市场反应一般。由于当时缺乏人气,公司不得不将其IPO价格定在指导区间的低端。

      市场人士注意到,香港加强对IPO的监管,此前已显露苗头。大约一周前,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就对媒体表示,证监会正在调查,在去年香港73宗IPO中,国际投行及本地保荐人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

      

      香港去年多宗IPO存疑

      香港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有迹象表明,在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市场持续回暖、IPO活动重现繁荣,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证券监管部门开始重新将更多精力放在监管上。

      过去两年,香港证监会在打击市场违规方面被认为取得了显著成绩。最近几个月,香港明显加大了在内幕交易和不当销售结构性产品领域的打击力度。

      去年,香港超越伦敦和纽约,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共筹集资金近320亿美元。但随着IPO活动日益频繁,一些投资人开始担心,一些不达标的公司可能也趁市场红火之际,“浑水摸鱼”上了市、融了资。

      韦奕礼上月底透露,香港证监会将在未来数月内针对IPO启动正式调查,但初步调查已对香港去年73宗IPO中的几宗提出了疑问。现在看来,洪良国际可能就是其中之一。据悉,证监会将要求经纪人向其提供它们过去18个月内所安排的IPO详细记录,以便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合规审计。

      香港在IPO领域加强对散户投资人保护的最近一个例证,是此前俄铝(Rusal)的上市。鉴于交易的复杂性等原因,监管部门决定对认购俄铝IPO股票设立最低门槛,以抑制散户投资者参与。

      香港政府近日还公布了新的监管提议,严惩那些未能“及时”披露股价敏感信息的上市公司董事。在现有制度下,港交所只能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采取温和的纪律措施,如私下批评或公开谴责。但新建议将允许民事审判庭对未能尽快向市场披露内幕消息的上市公司或董事处以最高800万港元(合100万美元)的罚款。另外,相关公司董事还可能受到取消上市公司管理资格至多5年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