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周良
奥巴马政府势必是偷学了中国川剧的“变脸”绝技。
4月1日前一天,白宫以一种近乎“愚人”的方式宣布了一项意外的决定——扩大美国东海岸及墨西哥湾近海油气开采。这等于否定了奥巴马政府一直以来坚持的立场,重新放行了两年前布什政府提出的近海石油开采计划。
对于奥巴马政府的最新决定,外界褒贬不一。支持环保的人士抨击说,这一计划是“高效灭绝北极熊的良方”;亦有政治评论家指出,奥巴马此举实属高明,尽管看似放弃了自身立场,但却有望换取共和党人的欢心,为通过在环保和减排方面意义更为深远的气候立法铺路。
笔者以为,现在要评价奥巴马能源新政的好与坏还为时太早,毕竟相关计划还需经过无数的辩论和审批程序。即便获得通过,美国近海产出“第一滴油”估计也是N年之后的事。
相比之下,更值得反思的,应该是美国政府在类似重大决策上的摇摆不定和频频“变脸”。
2008年7月,在国际油价创下近150美元天价之际,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宣布解除执行了近20年的近海石油开采禁令。此举随即招致了高举环保旗号的民主党竞选团队猛烈“炮轰”。
时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认为,解除近海石油开采禁令,既不能缓解短期油价上涨压力,也无助于解决美国长期的能源安全问题。奥巴马称共和党的决定“远水解不了近渴”,更有民主党人称,布什的决定是不顾在近海开采石油将对美国繁荣的海岸经济造成的威胁。
正因如此,去年一上任,奥巴马政府马上暂缓执行布什提出的近海开采放行令。但时隔一年,白宫的立场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类似的“变脸”闹剧还有不少,尽管奥巴马上任迄今只有短短一年。人民币汇率问题即是典型之一。
在去年1月上任前,特别是竞选总统期间,民主党竞选团队在人民币问题上出言强硬,奥巴马甚至称中国在“操纵”汇率,并说要敦促中国改变在汇率上的做法。但在就任总统后,奥巴马政府对于汇率问题的立场却陡然缓和,盖特纳更是在上任三周内两次致电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主动示好。
一年后,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谷底,自觉身板硬了、不再需要他国“撑腰”的白宫又故伎重施,拿出人民币问题一通热炒。
再比如前不久的银行监管新规。在民主党人意外丢掉了参院绝对多数席位后,急于挽回颓势的奥巴马抛出了旨在限制大银行的“沃尔克规则”,这与盖特纳为首的现有白宫经济团队的政策主张有较大的出入。
客观地说,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适时评估现有政策或是采取亡羊补牢式的“纠错”行为,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政策“变脸”的频率太高,特别是牵涉到一些重大的决策,那恐怕就应该加以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