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自设不如参股 外资演绎投“保”新路径
  • 敲开财富之秘——与期货市场中的“聪明资金”为伍
  • 机构一线
  • 浦发银行去年净利增5.60%
  • 抢筹“宅经济时代” 招行发力网络互动银行
  • 中国人寿 业绩或超市场预期
  •  
    2010年4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机构
    自设不如参股 外资演绎投“保”新路径
    敲开财富之秘——与期货市场中的“聪明资金”为伍
    机构一线
    浦发银行去年净利增5.60%
    抢筹“宅经济时代” 招行发力网络互动银行
    中国人寿 业绩或超市场预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自设不如参股 外资演绎投“保”新路径
    2010-04-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自设不如参股

      外资演绎投“保”新路径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城里的人想出来,自然也有城外的想进来。在纽约人寿等多家外资意欲出售在华合资寿险股份之时,日本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近日却低调参股了浙江民营保险公司——信泰人寿。

      三井住友参股的这家保险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总部位于杭州,大部分股东均有浙商背景。随着机构开设步伐的加快,信泰人寿对资本的饥渴不言而喻,2008年底便抛出了引进外资的绣球。

      上周末,信泰人寿终于如愿拿到保监会的一纸批文:同意三井住友认购信泰人寿增发的约4585万股普通股,参股后将持信泰人寿总股本的7%。批文中同时注明:外资股东参股后3年内不得转让股权。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三井住友共拿出1.27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三井住友以每股约2.8元的价格入主信泰人寿,比原始浙商股东高出了1.8元/股。

      这已经不是三井住友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第一次出手。去年年底,三井住友就以基础投资者身份,出资6500万美元认购中国太保的H股股份。虽然出手两次,但较小的资金量和所占股比决定了其在参股险企中只是中小股东的角色罢了。

      “这是因为,首先,外资投资中资保险公司有一定的比例上限;另外,对于成立不久的保险公司,外资选择逐渐提高投资比例的方式要比一次性足额投资风险小得多。”业内人士分析说。

      三井住友的两次参股举动,折射出外商投资中国保险市场战略的转变。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外资金融巨头参股已成规模险企的意愿远高于与中方合资组建保险公司。

      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合资寿险牌照获批不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参股模式所带来的利润在短期内或许能立竿见影,而合资模式中投入的资本与回报往往不成比例。

      这也是近期多家外资金融集团决意出售在华合资寿险公司股权的驱动因素。一家合资寿险公司负责人坦言,合资寿险公司50:50的股权比例决定了,谁说“是”都不算,谁说“不是”都算,因为任何一方都可以否决掉另一方。

      另一家合资寿险负责人感慨:合资寿险公司实行高成本运营,从设立之初开始就要不断投入资本金,与此同时,双方经营思路的冲突影响了具体业务的拓展,导致目前成立近十年的合资寿险公司中也未见盈利者。

      事实上,开始让外资金融巨头转变投资想法的另一驱动因素,则是不少先行同行尝到的“甜头”。汇丰、苏黎世当年以较低价格参股中国平安、新华人寿,前者在中国平安上市后赚得盆满钵满,而后者也将在新华人寿明年上市后获利丰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外商参股的信泰人寿、合众人寿等民营保险公司也均喊出了未来要上市的响亮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