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全球经济复苏强劲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 国企利润全民可享 国资经营预算拟向社保预算调出
  • 央行:
    继续推动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 8省份可享受
    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退税优惠
  • “沈阳经济区”获批 可关注相关公司
  • 证监会发函各投行 传递严格发行申请合规监管信号
  • 防范地方金融风险 财政部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
  •  
    2010年4月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全球经济复苏强劲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国企利润全民可享 国资经营预算拟向社保预算调出
    央行:
    继续推动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8省份可享受
    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退税优惠
    “沈阳经济区”获批 可关注相关公司
    证监会发函各投行 传递严格发行申请合规监管信号
    防范地方金融风险 财政部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经济复苏强劲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010-04-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乐嘉春

      □作者 乐嘉春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

      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一改往日的反向走势而呈同向波动趋势表明,全球经济强劲且持续复苏,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已不仅是金融因素而更主要的是其商品属性。

      日前,国际油价逼近87美元/桶,创下18个月来新高;伦敦铜也接近8000美元,并创下19个月来新高。尽管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美元并没有出现往日的反向下跌走势。相反,美元指数自去年11月起至今也一路上涨至81。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的同向波动趋势显示,随着全球经济强劲且持续复苏,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而不是其金融属性正在主导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之所以会这样判断,是因为尽管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好于预期支撑美元上涨,但美元“被上涨”是导致自去年11月以来美元指数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理讲,美联储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投放的天量货币及庞大的财政赤字等因素,都会影响美元走软。例如,鉴于去年下半年美元利率低于其他主要货币利率,投机者借入低利率的美元,将美元抛售后再买入高收益的资产,这一融资套利交易,曾对美元形成很大的贬值压力。

      但是,在去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随后又爆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也存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随着部分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市场的强烈避险情绪再度令资金转向美元资产,引发了一波美元“被上涨”的行情,这是促使自去年11月末以来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剔除影响美元“被上涨”的主要因素,那么目前美元很可能仍会呈现“弱势”走势。这说明,尽管自去年11月末以来美元持续走强,但美元从根本上讲是“体质”虚弱的,这可以解释美元上涨但大宗商品价格为何还能“不跌反涨”,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属性”正在弱化。

      当然,当前石油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之所以会持续、缓慢上涨,其主要动力来自于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或者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势头好于预期,导致市场预期未来全球的能源需求将大幅攀升。

      不妨先来观察美国。3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9.6,高于市场预期的57.5,并创下2004年7月以来新高。此次美国的PMI上升,主要是受产出和新订单增长带动的。3月份美国的PMI继续回升,表明美国制造业扩张快于预期。同时,3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6.2万,尽管这一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仍创下自2007年3月以来非农就业人数增长最大纪录。这些数据增强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回暖。

      再来看中国。3月份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这是在今年前两个月连续下降后首次出现强劲反弹。从分类数据来看,3月份11个分类指数均较2月份有所上升,且除产成品库存指数外,其余10个分类指数均在50分界线上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分类指数较上个月有较大幅度上升。中国制造业的继续扩张,暗示了工业生产增速将出现回升,这更增强了市场对一季度GDP可能出现两位数增长的预期。

      另外,英国3月份PMI指数为57. 2,创下了英国自1994年以来的新高;欧元区3月份PMI指数由2月份的54.2升至56.6,达到近40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上升主要是受德国和法国工业生产扩张和新出口订单创下10年来最大增幅等因素的积极影响。这些数据也表明,这些国家的制造业活动也处于扩张态势。

      透过主要经济体的PMI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已经出现强劲且持续的复苏。确实,这些良好的经济数据也支撑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因为,经济复苏将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大幅上升,也就是说,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是目前主导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反过来看,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又证明了市场已确认全球经济的真正复苏已经来临。

      当商品属性而不是金融属性主导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时,大宗商品价格就不会出现大幅上涨,而是会显现缓慢上升的波动趋势。当然,全球经济复苏是否出现反复,这也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但恰恰更能说明商品属性已成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