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不合理的“合理漩涡”
  • 中国尤须警惕“美元高边疆”战略
  • 上市公司
    理应是低碳经济引领者
  • “百年大计”岂能打七折!
  • 西南旱情增加通胀预期管理难度
  • 页岩气撬动了国际关系
  •  
    2010年4月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不合理的“合理漩涡”
    中国尤须警惕“美元高边疆”战略
    上市公司
    理应是低碳经济引领者
    “百年大计”岂能打七折!
    西南旱情增加通胀预期管理难度
    页岩气撬动了国际关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页岩气撬动了国际关系
    2010-04-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祖谦

      张祖谦

      英国《金融时报》早些时候报道说,来自世界各地石油公司正汇聚欧洲,准备大规模开采深藏在地下的一种天然气——页岩气。专家们认为,这一动向将引发世界能源供给结构的深刻变化,进而对国际关系也将产生无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所谓页岩气,一般是指在现有的天然气油田开采完毕后,被封闭在气田坚硬的岩石层中残留的天然气。大规模开采页岩气,始于美国。以前页岩气因开采困难而被放弃,但是10年前美国取得了技术突破:采用水平打钻技术、液压断层技术,或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运用,最终粉碎了坚硬的岩层,成功地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性开采。

      近两三年来,美国对页岩气的开采取得了惊人的成果。美国页岩气年产量从2007年的340亿立方米跃升至去年的9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美国页岩气的年产量将达到1800亿立方米。去年,美国的天然气年产量达到6240亿立方米,远远超过了年产量为582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以目前的需求量,美国已探明和潜在的天然气储量还可以使用90年。从逻辑上说,这一估计是比较保守的,因为近年来美国的天然气储量已大幅增加。据权威的“潜在气体燃料委员会”估计,美国最新增加的天然气储量,比原来在世界上位居天然气储量第三位的卡特尔已探明储量的一半还要多。而且,随着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美国可供开采的天然气储量在今后还将大大增加。

      实际上,欧洲的页岩气储量也相当可观。如将页岩气换算成石油,美国的储量是1000亿桶,欧洲则为900亿桶。此外,煤储量丰富的欧洲还拥有大量可开采的煤层气。然而,目前在页岩气的开采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约有2000台钻气机在运作,而欧洲只有50台。受到美国所取得的成果的刺激,经常遭受俄罗斯“断气”威胁的欧洲,当然不能无动于衷,理应奋起直追。

      然而,为了大规模开采本地区的页岩气,欧洲还有一些重要的工作要做。除了需要有大量的投资,欧洲需要解决因开采页岩气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进一步完善页岩气开采、储存、液化和传输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例如,需要加压把大量的水和泥沙打入地层的页岩气开采方法,会带出地底下的许多污染物。这对于地广人稀的美国,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对人口稠密的欧洲,则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许多欧洲国家的居民非常不赞同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解决能源问题的做法。因此,欧洲在加大开采页岩气力度和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在继续扩大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好在美国大幅度减少了液化天然气进口,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希望转而增加对欧洲的出口。受供求规律的影响,去年欧盟液化天然气的现货市场价格比俄罗斯生产的天然气价格要低45%。这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冲击极大。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到2015年,俄罗斯的天然气将出现2000亿立方米剩余。

      可想而知,对于欧美大规模开采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动向,本国经济和国际地位严重依靠能源输出的俄罗斯是最紧张的。俄总统梅德维杰夫在一次演说中就说,或许总有一天俄罗斯的能源将没有人买。为此,梅吁俄罗斯经济加快转型,早日改变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过日子的状况。鉴于天然气出口的长期前景堪忧,俄罗斯天然气巨头——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最近宣布,将其开发北极圈内天然气气田的计划推迟3年。

      (作者系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