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际油价的涨跌都是全球经济起伏与大宗商品冷暖的重要风向标。近期,随着这一大宗商品龙头重拾升势,突破85美元阻力位,其他大宗商品也迎来一阵集体躁动,而对石油具有替代作用的新能源更有望重演两年前与油价“比翼齐飞”的一幕,成为油价上涨过程中最受益的产业。
但有关专家同时指出,油价大涨意味着通胀也就不远了,这给下游产业将带来不利。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国际油价踏上新平台
短期或探90美元
在过去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国际油价始终在73美元到83美元的箱体内震荡盘整。但从3月下旬起,油价一改过去数月的平稳表现,走出一波近期罕见的强势行情。
3月29日,受美元走软以及利好经济数据的推动,纽约市场国际油价大幅上扬2.7%,收于每桶82美元之上。此后,国际油价连续上扬,相继冲破83、85美元等关键点位。
到昨天截稿时止,国际油价已连续第六个交易日收高,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6日盘中最高涨至每桶87.09美元,是自2008年10月初以来油价首度突破87美元关口。
对于这轮异动,业内认为首先是一系列利好经济数据的提振。美国商务部3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美国消费者个人开支环比上涨了0.3%,为这一数据连续第五个月增长。个人消费增加提振了投资者对燃油消费需求前景的预期,也为国际油价提供上行动力。
此外,近期对希腊债务问题担忧减弱使欧元获得支撑,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下跌,也提升了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作为替代投资品的吸引力,国际油价随之应声上涨。
“总体上,油价已突破了前一个箱体,进入到85美元的新平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迹象值得关注。如果未来油价能在85美元以上站稳,则对全球经济影响很大。”
在他看来,经济复苏仍是催动油价上涨的主要背景,而美元贬值等因素在某一天内或影响油价的涨跌。
但卡塔尔石油大臣阿提亚认为,原油价格反弹突破每桶86美元并非供需基本面因素所致,而是随同美元波动。
“当前原油市场供应充裕,并不短缺,也不存在需求过度。”阿提亚称,油价不是受供需状况推动,投机活动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油价,欧佩克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向。
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则提醒各界,在对油价炒作中基金的作用不容忽视,“要看到,流动性增加后投机基金重返石油市场是去年油价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她认为,今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世界石油需求也将恢复正增长,但库存仍将维持高位,预计世界石油供应略大于需求,油价平均水平将高于去年。
不过,牛犁预计,油价不太会连续上涨,还是会在85美元左右反复。但也有分析师认为,从技术上看,原油继续突破趋势已经出现,有望短期内突破90美元。
大宗商品行情被油价激活
由于原油是大宗商品的龙头,其突破性的上涨具备重大意义。若原油冲上90美元,将对市场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并可能引发大宗商品全面上扬。
“油价上涨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的示范和冲击肯定会有,但需求不会因冲击而很快减弱。”牛犁告诉本报记者,其他大宗商品与油价都有联动效应,油价所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会逐步显现。
记者注意到,受国际油价再创年内新高的提振,本周一现货黄金已进一步走高,盘中成功到达1133一线近期高点。
而商务部昨天发布的一周监控数据也显示,112种生产资料中,价格上涨的有56种,占50%;持平的有44种,占39.3%;下降的仅12种,占10.7%。从大类看,矿产品、钢材、有色金属、橡胶、能源、建材、轻工原料、化工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从具体品种看,镍、原油、16mm碳结圆钢价格分别比前一周上涨6.3%、6.2%和4.4%。
对此,舒朝霞表示,原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其价格涨跌对其他大宗商品具有一定带动作用。
“近期,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持仓量增长非常快,表明的确有投机基金进入。从期货基本面看,国际油价后市有可能继续看涨。”中国石化协会信息部副主任祝昉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旦出现这一幕,则国内包括煤在内的能源价格就又有了上涨动力,由此给电价也带来很大压力。
他担心,如果油价、煤价、电价都受国际油价此番上涨带动的话,则相关产业链上的其他大宗商品都可能重新走强,“届时,通胀就不远了”。
但他同时也指出,高油价本身也有助于行业洗牌,可以把一些落后产能淘汰掉。
舒朝霞则担心下游产业受到的负面影响。她认为,此次国际油价大涨,无论国内成品油价是否调整,对整个石化行业都是不利的。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并突破85美元,如国内成品油价不跟随调整,则炼油行业将面临空前压力,并很可能重陷亏损。而就算国内成品油价跟随上调,国际油价的成本压力也会传导给下游的加工企业,削弱了后者的竞争力,使实体经济受损。”舒朝霞说。
此前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舒朝霞透露,中央目前对国际油价走势非常关切。对政府来说,一旦国际油价涨到一定高度,则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决策就变得非常困难,“涨也不是,不涨也不是,因为唯恐会威胁经济复苏”。
“总体上,国际油价维持在75至85美元之间对国内经济复苏是最有利的。”舒朝霞说。
新能源成最大受益者
事实上,早在2008年,全球就经历过国际油价“炙伤”实体经济的切肤之痛。众所周知,石油既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又是主要的燃料,其价格变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导到下游,对大范围内的产品价格构成影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价格模型测算,石油价格每提高10%,将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0.25%,生产资料价格上升0.9%。
对绝大多数产业来说,“滚烫”的油价都会带来成本的提升继而给产业带来损害,但只有一个产业例外——那就是对石油具有替代作用的新能源。
“油价低的时候,新能源的价值得不到凸显。一旦油价涨上去了,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市场化的推广和应用也会提速。”牛犁说。
他认为,现阶段,国内比较成熟的新能源仍是风电和光伏,而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主要受原料瓶颈制约:如果用粮食作原料则会导致“与民争粮”、“与粮争地”,而如果种植专门用于生产乙醇的粮食成本却太高。
“因此,生物质能目前还难成气候,短期内不会成为新能源的主力。”牛犁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前提下,新能源的确会迎来利好。但不同的新能源目前处境也不一样。
“相对而言,风电目前的形势最好,关键在于国家已对风电明确了上网电价政策。光伏由于成本较高,在国内尚未被市场所接受。而生物质能仍需要破解外界关于其威胁粮食安全的质疑。”马学禄说。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商波伊特(POET)近日宣布,将修建美国乃至全球最长的一条乙醇燃料管道。分析师指出,奥巴马上台后进一步巩固了生物燃料在美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并强调美国必须确保完成2022年生物燃料年产量达到360亿加仑的目标,而这其中大部分将是乙醇燃料。在此大背景下,一旦原油价格继续上扬,燃料乙醇产业的机遇也将浮现。
最后,在国际油价节节走高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中投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未来10年至12年或将是新能源汽车开始规模化的时点,无论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车的产量将达到以往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规模,尤其在公共服务乘用车方面,政府示范作用的推动,可为整车企业带来明确业绩。
“在此过程中,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均能从中受益;其中,相对看好整车上游的动力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和配套充电设备供应商。”中投证券新能源分析师马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