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信息披露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粤港确定九大合作领域 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 金融、物流等产业有望直接受益
  • 前海将成为粤港合作桥头堡
  • “投资富国论”:通胀背景下的投资应变之道
  • 淘金通胀年代 首只通胀主题基金出炉 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基金4月8日起发行
  •  
    2010年4月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粤港确定九大合作领域 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金融、物流等产业有望直接受益
    前海将成为粤港合作桥头堡
    “投资富国论”:通胀背景下的投资应变之道
    淘金通胀年代 首只通胀主题基金出炉 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基金4月8日起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粤港确定九大合作领域 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2010-04-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建 ○编辑 衡道庆
      4月1日,深圳南山区南头火车站附近的前海工地上,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加紧施工 本报记者 潘建 摄

      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7日在北京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两地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率先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

      分析人士认为,《框架协议》的签署,将推动粤港合作进入深度融合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望提速。

      ⊙记者 潘建 ○编辑 衡道庆

      明确九大领域具体合作内容

      去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为了落实《纲要》,去年3月,粤港双方开始共同编制《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非常全面、具体。不仅有具体项目的微观计划,同时也有制度建设、资金来源的宏观指导,将成为粤港合作的指导性纲领。”参与《框架协议》制定的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向记者表示。

      《框架协议》确定了两地在跨界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及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质生活圈、教育与人才、重点合作区、区域合作规划、机制安排等九大领域的合作内容。

      跨界基础设施方面,《框架协议》提出,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建设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完善珠三角五大机场联席会议机制、构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直升机短途运输网路,研究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等。

      现代服务业方面,《框架协议》提出,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及适时扩大参与试点的地区、银行和企业范围,逐步扩大香港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和融资业务。此外,支持粤港金融机构跨境互设分支机构等。

      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方面,《框架协议》提出,支持港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港资企业拓展内地市场、落实CEPA及服务业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等。

      此外,在优化和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方面,《框架协议》还提出一系列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便捷互通。

      

      粤港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框架协议》的签订将使粤港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表示,对于香港而言,粤港深度合作不仅没有动摇其三大中心的地位,同时还将拓展香港的发展腹地。

      《框架协议》中明确了将巩固香港三大中心的地位,提出“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支持香港机场巩固国际航空中心地位;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作为国际服务中心,与内地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香港的服务业离不开内地第二产业的支撑,通过加强广东的合作,对香港经济的推动有重要意义。”乐正表示。

      对广东而言,粤港深度合作的意义同样重要。广东省社科院珠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认为,粤港合作将促进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

      “目前广东迫切需要树立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三大产业经济形态,而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香港的帮助。”成建三表示。

      从长远来看,粤港深化合作还将推动广东省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医疗、教育、行政的管理和服务上都可以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在整合珠三角经济圈的基础上纳入香港、澳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是广东省规划的宏伟目标,随着《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广东朝着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框架协议》提出,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粤港区域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素便捷流动的现代流通经济圈、生活工作便利的优质生活圈,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和新经济区域。

      “《框架协议》的签订将推动合作区域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将加快珠三角城市群的融合。”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朱文晖表示,珠三角区域目前在产业、基建、资金、市场、服务诸方面已经具备向世界级都会区发展的动力和资源,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