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单日融资买入额创新高 金融股成“宠儿”
  • 期指将有利于长期资金入市
  • 投资者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的若干情形
  • 融资业务尚未明显冲击交易所信用债市场
  • 沪深300指数期货跨市套利机会
  • 最后一周加紧赶工 期货公司“内外兼修”
  • 刘纪鹏:股指期货
    不应以现货行情好坏论成败
  •  
    2010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单日融资买入额创新高 金融股成“宠儿”
    期指将有利于长期资金入市
    投资者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的若干情形
    融资业务尚未明显冲击交易所信用债市场
    沪深300指数期货跨市套利机会
    最后一周加紧赶工 期货公司“内外兼修”
    刘纪鹏:股指期货
    不应以现货行情好坏论成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者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的若干情形
    2010-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可能面临三类被强行平仓的不同情况。

      (1)被强行平仓的一般情形。

      投资者在进行股指期货套保、套利或投机交易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将面临强行平仓风险:

      A、交易保证金不足,且未能在第一节结束前补足;

      B、持仓超出持仓限额标准,且未能在第一节结束前平仓;

      C、因违规、违约受到交易所强行平仓处罚;

      D、根据交易所的紧急措施应当予以强行平仓;

      E、交易所规定应当予以强行平仓的其他情形。

      (2)从事套期保值交易时可能被强行平仓的特别情形。

      投资者在套期保值交易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按《套期保值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的,交易所可以采取强行平仓等措施:

      A、会员或者客户套期保值期货持仓超过其相应的现货资产配比要求;

      B、会员或者客户各合约同一方向套期保值持仓合计超过该方向获批套期保值额度;

      C、会员或者客户应当在不迟于套期保值额度有效期到期前5个交易日向交易所申请新的套期保值额度,但逾期未申请;

      D、获批套期保值额度的会员或者客户在套期保值额度内频繁进行开平仓交易;

      E、会员或者客户在进行套期保值申请和交易时,存在欺诈或者违反交易所规定的其他行为。

      (3)结算会员被强行平仓可能对其客户产生的影响。

      当结算会员结算准备金余额小于零,且未能在第一节结束前补足的,交易所有权按相关规定对其持仓进行强行平仓。从强行平仓的相关规定来看,理论上存在投资者自身保证金充足、没有超仓、市场没有发生强制减仓等情形时,投资者持仓因所在期货公司的原因而被强行平仓的情况。

      一旦由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那么强行平仓针对的是该会员该合约所有客户持仓,而不区分套保客户、套利客户、投机客户。如果套期保值或套利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行平仓,现货市场的风险就无法规避。因此,投资者不仅要关注市场的行情变化,还要关注自己所在的期货公司和结算会员的状况。

      当然,交易所的这一规定,目的在于促使会员在开市后第一节交易时间内自行平仓。在规定时限内会员未执行完毕的,才由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而由会员执行的强行平仓,其平仓原则由会员自行确定,平仓结果应当符合交易所规定。

      (由中金所供稿)

      (本专栏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涉及业务规则的内容,请以正式规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