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丰田再次厚此薄彼惹众怒 国内召回法规酝酿升级
  • 三月全球车市集体飘红
    2010年海外汽车业复苏在望
  • 天胶暴涨考验轮胎业
    两大时间点生死攸关
  •  
    2010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车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车产业
    丰田再次厚此薄彼惹众怒 国内召回法规酝酿升级
    三月全球车市集体飘红
    2010年海外汽车业复苏在望
    天胶暴涨考验轮胎业
    两大时间点生死攸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丰田再次厚此薄彼惹众怒 国内召回法规酝酿升级
    2010-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编辑 王晓华

      关注国内丰田召回

      4月,丰田汽车再次卷入召回余波。因丰田汽车涉嫌隐瞒油门踏板问题,美国交通部对丰田汽车开出约1640万美元的巨额罚单,这刷新了2004年以来的最大民事处罚金额纪录。在中国,丰田汽车及其他汽车企业从未受到过如此严厉的处罚。

      在对全球汽车召回上,丰田对欧美和中国的消费者进行了差别对待,重欧美而轻中国。而最近,丰田汽车在中国竟又故伎重演,搞了个中国版的差别待遇。4月7日,一汽丰田按照承诺补偿了浙江RAV4车主,但并不承认全国其他地方的车主可享受同等待遇。面对同车不同命,中国消费者该何去何从?主管部门将如何保障全国消费者平等、合法地享受应得的利益?

      ⊙记者 吴琼 ○编辑 王晓华

      召回规定酝酿升级成“条例”

      深受不公正待遇的中国消费者,将迎来切实的保障。继本报率先呼吁“中国汽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亟待完善”后,记者获悉,中国主管部门正拟采取相关行动,以保障全国消费者享受平等待遇。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消息显示,正在执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将升级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3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将该条例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备案,预计年内将正式颁布实施。

      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司司长赵晓光对外表示,将制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一批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消费维权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持。而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也承认,将加快立法步伐,推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出台,且将逐步扩大缺陷产品召回范围。

      《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中有两点尤其引人关注。第一,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隐瞒责任的违规成本将大幅提高。以生产企业责任为例,《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厂家在确认产品存在缺陷却不主动召回时,可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生产企业拒不承担责任,将受到“货值金额三倍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许可证证照、撤销认证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按目前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制造商获知缺陷存在而未采取主动召回行动的,或者故意隐瞒产品缺陷的,或者以不当方式处理产品缺陷的,除必须重新召回、通报批评外,仅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尽管和美国开出的1640万美元巨额罚单相比,中国即将实施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仍显得温柔,但足以令各大企业提高警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律师表示,一旦《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出台,中国车主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将得到缓解。

      

      中国版丰田厚此薄彼 浙江独享美国待遇

      “为什么丰田汽车厚美国薄中国的做法重演?”近日,网友们纷纷热议一汽丰田承诺对浙江车主七项赔偿,全国其他地区消费者却无法享受同等待遇之事。

      浙江省工商局对外表示,今年3月与一汽丰田进行了艰难的谈判,3月29日一汽丰田对浙江RAV4车主做出七项承诺,包括“4月底前完成所有浙江RAV4问题汽车的召回维修工作,对尚未召回的RAV4汽车提供上门召回服务、提供代步车,解约客户可全额退返订金,对RAV4消费者给予补偿”。4月7日,一汽丰田汽车已经向首批251名浙江车主给予数百元不等的补偿。

      昨日,当记者问及“当地车主能否享受浙江车主同等待遇”时,上海及北京的一汽丰田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并未收到一汽丰田的通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木秀明此前更是断然否认赔偿一说,称“针对全国RAV4车主推出一个三选一的免费检测服务,召回车辆车主不会得到额外的经济赔偿”。为何美国消费者可能得到“租车或提供乘坐出租车的补偿”,而中国消费者无法享受时?对此,松木秀明称,美国召回车辆多且项目多、短期内无法供应足够的零部件,不能及时修理,故向车主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而中国召回的RAV4约7.5万辆,且只涉及油门踏板,快则20分钟、慢则40分钟可修理好,故无必要提供代用车或补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丰田汽车向美国车主提供经济补偿也是被逼无奈。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车主获得补偿得益于纽约州车主的起诉。车主因担心涉及召回车辆的安全性,而自租车就会引发相关费用,故要求丰田汽车赔偿租车或打车费用。纽约州法院判定丰田汽车赔偿责任。其后,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出席听证会时,美国相关议员当庭逼问是否全美国车主均可享受这一待遇。无奈之下,丰田汽车北美地区总裁稻叶良睨承诺该项服务扩大至全美地区。”

      相比之下,中国其他地区车主暂时无法享受浙江车主待遇。一位律师表示,一汽丰田这种厚此薄彼的行为是因为浙江省相关的法律治住了一汽丰田,而其他地区或没有相关法律可循,或地方主管部门未出面谈判。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实行“三包”的大件商品,应当由经营者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上门服务或者负责运送;经营者要求消费者运送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费、误工费、差旅费等合理费用。此外,业内人士表示,丰田的厚此薄彼更显出浙江市场的重要性,浙江的销售量占一汽丰田RAV4国内总销量的十分之一;浙江也是全国最大豪华车消费市场之一,对于丰田汽车旗下的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至关重要。

      中国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是否真的无法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大成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高级合伙律师陈北元对外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获得赔偿和平等待遇,同一个产品的消费者不应该采取歧视性的区别对待。中消协秘书长杨红灿则表示,已向丰田汽车建议,希望该公司能负责任地对待各地消费者。

      截至昨日截稿,本报尚未收到一汽丰田及丰田汽车的相关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