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六大交易所:决不会为应对竞争降低上市门槛
  • 人民币汇率 专家激辩是否低估
  • 中国经济 保持合理增速 更重增长质量
  • 走出去战略 资本市场为民企添“底气”
  • 这一课,值!
  • 区域经济 三省市领导畅谈后危机时代发展格局
  •  
    2010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别报道
    六大交易所:决不会为应对竞争降低上市门槛
    人民币汇率 专家激辩是否低估
    中国经济 保持合理增速 更重增长质量
    走出去战略 资本市场为民企添“底气”
    这一课,值!
    区域经济 三省市领导畅谈后危机时代发展格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走出去战略 资本市场为民企添“底气”
    2010-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魏梦杰 ○编辑 衡道庆

      走出去战略

      资本市场为民企添“底气”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衡道庆

      

      在“2010沃特金融峰会”上,不少中国民企代表纷纷表示,投身资本市场将为企业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新希望集团一直被认为是产融结合探索者的典型代表。民生银行、民生保险、金鹰基金、东方基金……新希望集团成功的投资案例数不胜数。由于走出国门较早,新希望集团已经在海外投资中获得丰厚回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我们是走出国门比较早的企业,有十来年了,在东南亚我们有12家工厂,并且取得比较好的业绩。我们在海外投资的工厂投资回报率比在国内的投资回报率通常要高一倍。”对于民营企业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活动,刘永好表示赞成。他补充说,把做实业和做投资适度的结合起来,效果比单纯的做投资可能要好。

      刘永好还向记者透露,全国首个三农产业基金已经成立,资金规模达10亿元,将主要针对大农业的广泛食品范畴,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作为国内最为成功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复星集团近年来在海外资本市场频频出手。复星集团首席执行官梁信军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应该考虑资本来源的国际化。其实资本来源可以多渠道,既可吸收国内资本,也可吸收海外资本。

      此外,梁信军介绍,复星集团准备在中国建立一个面向海外投资者的平台。他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想要到中国来投资,所以如果我们在中国的企业天天想着国际化,不去考虑人家‘中国化’的需求,那也是愚蠢的。”在平台建设方面,集团计划参照凯雷的标准,通过凯雷和复星合资的形式来实现。

      中华全国工商联并购协会会长王巍指出,中国民企海外投资并不一定要照搬华尔街的经验,而是应该走出自己的特色,应该相信中国企业具备学习成长的能力。

      投中集团CEO陈颉则建议,民营企业在开展海外收购的时候,要充分与当地的国际资本合作。比如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其背后有2、3家国际PE、VC机构帮助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收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