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信息披露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单靠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 李毅中:继续实施鼓励消费政策
  • 刘明康:银行融资不能全靠资本市场
  • M2回落至22.5% 近期上调存准率可能性降低
  • 非美元货币贬值
    一季度外储增长环比大减
  • 山东金创IPO被否 6公司周五上会
  • 国药集团添丁 央企数减至126家
  • 节能减排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
  • 双管齐下 国土部整治房地产用地
  • “千万”要理财:
    富国推出国内首只通胀主题基金
  •  
    2010年4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单靠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李毅中:继续实施鼓励消费政策
    刘明康:银行融资不能全靠资本市场
    M2回落至22.5% 近期上调存准率可能性降低
    非美元货币贬值
    一季度外储增长环比大减
    山东金创IPO被否 6公司周五上会
    国药集团添丁 央企数减至126家
    节能减排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
    双管齐下 国土部整治房地产用地
    “千万”要理财:
    富国推出国内首只通胀主题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千万”要理财:
    富国推出国内首只通胀主题基金
    2010-0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正如弗里德曼打算在他的墓碑上写上那样:“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若不是躬耕南山、自给自足的出世人士,作为一个社会人便无法回避通胀闯入你的生活。数据显示从1990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国CPI的月平均值为4.81%。

      通胀既然这样如影随形,面对通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储蓄or投资?

      在做出选择前,不妨来算一笔账。假设现在年通胀率为3%,两个100万,一个用来投资,一个存入银行。30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用来投资的100万,投资股票型基金,年均收益率按过去15年上证指数年平均复合收益率11.41%来计算,并考虑3%的年通胀率,30年后,100万财富=100×(1+11.41%)30/(1+3%)30=1053万,翻了10倍有余。

      存入银行的100万,按照目前的一年期定存利率2.25%计算,30年后这笔财富的购买力不仅没有增值,反而只相当于30年前的80.31万,缩水不少。

      通胀年代,储蓄还是投资?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富国基金携手搜狐网进行的2010年理财调查也显示,逾78%的网民将跑赢CPI列为2010年的理财目标。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货币现象,投资人也不必谈通胀而色变。A股市场上,投资与通货膨胀呈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尤其在经济上升的温和通胀期,如2007年,随着CPI的攀升,股票市场表现不俗。

      一边是紧迫的通胀预期,一边是仍在上升通胀中的经济形势,2010年的经济形势可谓喜忧参半。为了给投资人提供对抗通胀的有力武器,富国基金推出了国内首只通胀主题基金: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基金。这一产品旨在把握不同经济周期,并通过投资相应的受益资产,力求保护财产不受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经济波动的冲击,实现投资收益。

      这一产品由富国基金宋小龙管理。凭借不俗的行业与时机选择能力,宋管理的富国天瑞基金在2009年间广受投资人青睐,净申购38.56亿份,居125只混合型基金之首。(wind资讯)

      基金投资需谨慎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