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专版
  • 14:开市大吉
  • 1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巴菲特:我们有所不为
  • 不懂交际的“小菜鸟”
  • 不可不知的债券基金
  • 热闹的夏季星空
  •  
    2010年4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巴菲特:我们有所不为
    不懂交际的“小菜鸟”
    不可不知的债券基金
    热闹的夏季星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巴菲特:我们有所不为
    2010-04-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0年以净资产47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名的,是一个年近80岁的老叟——沃伦·巴菲特。在他69年的投资生涯中(你没有看错,巴菲特在11岁的时候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神话,其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在1965至2006年的42年间累计增长高达361156%,他本人也赢得了“股神”之名。

      “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一直被广大拥趸所津津乐道,其“三要三不要”的投资法则更是广为流传。要投资那些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要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不要贪婪、不要跟风、不要投机。有时候人们更关注前三项,凭此去寻找那些能让自己获得更好回报的投资品种,却不经意间忽略了后三项,以至于事后才追悔莫及。

      巴菲特每年都会给伯克希尔公司的全体股东写一封信,回顾去年的运作并阐述投资理念。

      2010年的公开信中,巴菲特用一行黑体的大字写道:“我们有所不为”。这一原则曾让他先后躲过了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股灾和2000年的网络泡沫。

      不要贪婪、不要跟风、不要投机,这其实与当前中国基金业普及投资者教育的核心要旨非常一致。道理很简单,但是坚持这样做却相当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有不少投资者在6000点进场、2000点出场,而巴菲特却用40余年的时间为自己赚到了470亿美金。当然,我们不能人人都成巴菲特,但是在基金投资的过程当中,坚持“三不要”的投资法则,对于个人投资者显然有着不小的帮助作用。

      巴菲特这个爱吃汉堡喝可乐的老头子不仅投资有道,而且妙语连珠,“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在2008年被业界广为流传。不要贪婪、不要跟风、不要投机,希望在下次退潮的时候,我们都能穿戴齐全,微笑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