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专版
  • 14:开市大吉
  • 1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QDII新品再度出海
    投资良机再现?
  • “曲线”投资绕道打新获取可观收益
  • 信贷类产品又掀发行潮
  •  
    2010年4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理财·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理财·热点
    QDII新品再度出海
    投资良机再现?
    “曲线”投资绕道打新获取可观收益
    信贷类产品又掀发行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QDII新品再度出海
    投资良机再现?
    2010-04-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近期,QDII基金的集中酝酿上市似乎向市场昭示着第二波QDII“出海”的热潮来袭。曾经的理财市场“差等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明显的净值上涨。那么,能够帮助投资者布局海外的QDII目前是否具备新的投资价值?

      二代QDII集中推广

      当国内A股指数还在3000点附近挣扎徘徊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股市可谓涨势喜人。而4月23日,国内首只QDII指数型基金也将结束募集,而这只以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为标的的基金QDII很是吸引市场眼球。

      据了解,近期外汇管理局加快了基金公司额度的审批速度,7家基金公司共计获得QDII额度42亿美元。而目前包括长盛全球精选、嘉实基金的道琼斯指数ETF等区别于第一代QDII 的“二代”QDII都在酝酿面世或准备之中。

      业内人士表示,“二代”QDII可能更倾向于投资品种及市场的分散度,包括指数型基金和目标市场定位为亚洲以外的基金更多出现在市场中。

      “以前的基金QDII有超过70%都配置于香港市场,而其中又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为主,分散性不够。而它们的净值表现大部分取决于恒指的涨跌,考虑到香港经济对内地经济的高度依赖性,这样大比例的内地股票配置使得第一代QDII的风险特征与国内公募基金非常类似。”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袁方表示。

      同样,近日各家银行也加大了QDII的推广力度,花旗、渣打、工行和中信银行等均重启了美元、欧元及港币等多币种的QDII的发行。而80%甚至90%的“部分保本”条款仍是银行系QDII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卖点。

      更适合小众

      今年1月—3月,已经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和招商全球资源两只QDII率先加入“二代”基金QDII的行列,如果加上正在募集的产品,基金系QDII的数量年内至少增长50%以上。而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则有260款正在运行,且大部分接受定期申购、赎回。

      对于即将掀起的“二代”QDII投资热,理财专家表示,QDII适合小部分确实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部分投资者不希望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内,对海外市场甚至对冲基金都有参与配置的需求,他们比较适合挑选一到两只QDII投资。而很多投资者其实并不适合追捧这个‘热点’。”袁方表示。而现实的另一尴尬是,不论是QDII基金抑或QDII的理财产品,名称中多出现“全球”或“环球”等字眼,但是真正分散全球配置的比例很小。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则认为,在同类型QDII基金中,投资者应倾向于选择老基金。“和普通的公募基金类似,过往业绩可以进行比较权衡,而新基金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于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产品而言。”

      同时,国内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QDII产品,最终作为QDII基金的持有人,手中的人民币资产必须兑换成美元资产后才能出海投资。而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重,国内投资者用人民币投资的QDII产品也就意味着更容易遭遇汇率风险——外币贬值,这也就对QDII产品对冲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银行与基金系QDII各有千秋

      和基金系QDII 1000元的投资门槛相比,银行系QDII的起点要高出很多。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购买单只银行QDII理财产品的资金量为5万元人民币,而部分外资行的起始标准为10万元甚至更高。

      而从收益角度来看 ,目前基金系QDII的净值均在0.6元以上,而包括三只老基金——交银环球、华宝海外、海富通海外及新上市两只新基金在内,基金系QDII11款产品中共有五只净值在1元之上。

      而目前银行系QDII正在运行的260款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有114款。其中,渣打银行的“开放式结构性投资计划瑞银彭博固定期限黄金超额回报指数(UTSN003)”产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运行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已经接近60%。

      工行浦东分行理财师李吉透露,银行QDII在设计和产品形式上也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银行特别是外资行QDII中有很多产品与黄金、石油等能源指数直接挂钩,且房地产、气候指数、农业都可能是基金的挂钩标的,对有‘泛投资需求’的投资者来说或许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