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信息披露
  • A9: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维持震荡市判断 王亚伟越亏越买银行股
  • 高盛开“门”
    美股再演“见光死”行情
  • 基金忧心政策二度紧缩
  • 多只题材股逆势而动 背后不乏机构强势介入
  • 沪指长阴破3000点
  • 创业板指冲高回落
  • “创业板新政”催生上市捷径
  • 沪锌沪胶跌幅超4%
  • 241只基金首季亏损355亿元
  • 1年期央票发行继续回落
  • 港股放量暴跌逾2%
  •  
    2010年4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维持震荡市判断 王亚伟越亏越买银行股
    高盛开“门”
    美股再演“见光死”行情
    基金忧心政策二度紧缩
    多只题材股逆势而动 背后不乏机构强势介入
    沪指长阴破3000点
    创业板指冲高回落
    “创业板新政”催生上市捷径
    沪锌沪胶跌幅超4%
    241只基金首季亏损355亿元
    1年期央票发行继续回落
    港股放量暴跌逾2%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盛开“门”
    美股再演“见光死”行情
    2010-04-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杨晓坤

      

      高盛也是该着被骂。在美股屡创新高、季报大幕刚启以及市场情绪恐高看涨的关键时刻,因为高盛收到的一纸控诉,美国股市遭遇了本轮“小牛市”发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因为高盛高达12.8%的暴跌,已有些“高处不胜寒”的美国三大股指上周五全线一路下行,令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上周双双“冲关”成功给市场带来的惊喜黯然失色,更可能就此扼杀这一波持续了两个半月的牛市。在从2月8日到上周四的这段时间里,道指累计涨了12%,并在上周成功突破11000点的关键心理点位。

      截至上周五收盘,道指报11019点,险守万一关口;标普500指数则未能“守擂”成功,刚刚收复的1200点大关仅过两天即告失守,收报1192点。总体来看,道指上周累计仍涨0.2%,为连续第七周上涨。但尽管如此,美股总体的上涨动能显然已被严重削弱,过去几周的单边上涨行情已呈强弩之末之势。标普500指数上周出现了七周以来首度下跌。

      从上周五美国银行股的糟糕表现来看,有充分的理由将上周美股下跌归咎于高盛(或者说追究高盛的SEC)。标准普尔500金融分类指数上周五的跌幅高居所有分类指数之首,高盛下跌近24美元的绝对跌幅更创下该股历史之最。

      但话又说回来,把这轮“小牛市”可能中止的全部罪责都归于高盛“欺诈门”,似乎也有些牵强。毕竟,美国股市这波上涨已持续多日,即便是最乐观的投资人,应该也不会为市场突如其来的调整而太过惊讶。

      综合各方面因素,对于当前美股所处的阶段,笔者有以下几点观察:

      首先,美股季报大幕上周刚刚拉开,与前两个季度一样,“见光死”的行情似乎又开始上演。

      统计显示,在去年10月以及今年1月的前两个季报发布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季报发布第一周后平均下滑7%,而后才重新反弹并创出新高。巧合的是,两次季报都是美铝打头阵,两次的情形都如出一辙:去年10月7日,美铝公布了好于预期的三季报,其后12天中,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了近6%;三个月后的今年1月,美铝第一个发布季报,低于预期的业绩,令标普500指数随即陷入了一轮跌幅8.1%的调整。

      考虑到企业盈利正在快速回升(上周多个大型企业的财报都好于预期),上述状况多少有些令人费解。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并非毫无道理。从大环境来说,美国经济还处在筑底期,企业盈利虽有好转,但根基仍不牢固,未来还有反复。所以,在乐观的预期被透支数月后,实际利好的出台引发调整也并不奇怪。

      其次,从技术面分析,近期股市超买的警讯太多太多,不管是相对强弱指标、VIX波动率指标、MACD指标、成交量、还是股指期权,等等。

      展望后市,在高盛欺诈门之后,美股可能就此开启一波调整。不过,投资人也不应就此对股市丧失信心。总的来说,今年股票资产仍会是不错的投资选择,只不过那种在短期内获得丰厚盈利的股市“蜜月期”已经过去。

      一些机构预期,这波美股调整的幅度可能在5%至10%左右。道指有望在万点附近获得强劲支撑,并在年中前后重返万一。从行业和板块来看,大型企业仍值得看好,有望受益于资本开支增加的科技股,依然可能是热点。即便在上周,纳指仍大涨1.1%,显示了较强的抗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