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捕捉结构性机会 基金一季度热衷狩猎“黑马股 ”
  • 债基会有选择参与投资新股
  • ■A股B股
  • ■港股
  • 碧水源上市首日即成第一高价股
  • ■创业板
  • ■货币债券
  • ■基金
  • 机构加快撤离绩差股
  • 恒指反弹强度不足
  • ■期市
  •  
    2010年4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捕捉结构性机会 基金一季度热衷狩猎“黑马股 ”
    债基会有选择参与投资新股
    ■A股B股
    ■港股
    碧水源上市首日即成第一高价股
    ■创业板
    ■货币债券
    ■基金
    机构加快撤离绩差股
    恒指反弹强度不足
    ■期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碧水源上市首日即成第一高价股
    2010-04-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周三,五只创业板新股于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平均上涨62%。其中,碧水源以全日120%的涨幅,152元的收盘价,上市首日就一举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

      昨日上市的5只创业板新股分别为安诺其、南都电源、金利华电、碧水源和华谊嘉信,一开盘这些新股就走出了集体上涨的行情。尽管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64倍,但5只股票开盘涨幅全部超过30%,此后多数品种股价稳步上移。

      值得一提的是,碧水源成了当日领涨龙头。碧水源是一家从事污水处理和废水资源化业务,以膜生物反应器MBR为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发行价69元,发行后摊薄市盈率95倍,在该批创业板中具有“双高”特质。昨日碧水源以145元的价格高开110%,而后股价继续强劲上涨,午后最高探至157元。截至收盘,碧水源收报152元,较发行价上涨120%,首日即一举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

      碧水源因何受到资金如此追捧?业内人士认为,公司具有高科技环保这一独特竞争优势,未来成长潜力无限,令股价充满想象空间。招商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污水资源化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趋势。碧水源是中国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也是中国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奠基者,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全套膜材料制造技术、膜组器设备制造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公司之一。MBR市场规模近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但仍只占污水处理市场不足1%。相对未来五年超万亿规模的污水处理市场,MBR增长潜力巨大,作为其中龙头碧水源的成长性更是值得期待。

      除了公司优秀的基本面情况,此前市场对这类新兴产业的追捧也是刺激其首日强劲上涨的因素。与碧水源较为接近的,另一家主营水处理的创业板公司万邦达,上市后股价持续走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股价较首日开盘价涨幅就已超过60%,较发行价更实现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类高科技环保创业板公司,机构投资者也表现出了相当高的认同度。尽管95倍的发行市盈率令碧水源创出近2个月创业板定价新高,但机构网下申购依然非常踊跃,共有193家机构参与了网下配售,其中不乏华夏、博时、南方等明星基金。

      首日巨大涨幅令碧水源获得了仅次于中国建筑的超高网上打新收益率。以全日均价计算涨幅,再根据网上中签率和5日资金冻结时间测算,碧水源的网上打新年化收益率高达132%,刷新该数据9个月新高。除碧水源外,其他4家创业板网上打新年化收益率则较为接近,平均约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