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大盘积弱仍有200余个股创新高
    分拆、消费、新能源概念受资金追捧
  • 坚守底线
  • 房贷之常熟样本——
    银行新政反应神速 三套房仍欢迎优质客户
  • 每日关注
  • 中小行跟进房贷新政 异地贷款购房吃闭门羹
  •  
    2010年4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大盘积弱仍有200余个股创新高
    分拆、消费、新能源概念受资金追捧
    坚守底线
    房贷之常熟样本——
    银行新政反应神速 三套房仍欢迎优质客户
    每日关注
    中小行跟进房贷新政 异地贷款购房吃闭门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坚守底线
    2010-04-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剑辉 ○主持 于勇
      王剑辉

      ⊙王剑辉 ○主持 于勇

      

      在目前大盘上下两难的迷茫时刻,思考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的机会。“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古语在很多地方属于老生常谈,对于投资者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观点。不过要是仔细捉摸一下,我们会发现在平淡的道理中其实隐藏着成功投资的真谛。

      首先,“为”与“不为”意味着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原则;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为自己设置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就有了一半的胜算。缺少这样的纪律,或者事到临头改弦更张,都将扰乱自己的心态,增加决策风险,为投资埋下失败的隐患。比如在投资资金的来源上,通常要避免“挪用”;买股票的钱一定是与日常衣食住行无关的、真正的“可支配收入”,不能因为行情看好就动用买房的首付或是养老的积蓄;同样,我们也不必遭遇利空就逃之夭夭,失去了投资的连续性。在收益目标上也要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如果波段操作目标是5%的收益,那么价位一到就要获利了结;如果亏损5%是底线,那么下跌5%时一定止损出局。现在融资融券已经开始,股指期货也已推出,这些具备杠杆和做空功能的创新工具并不适合多数投资者,暂时还是敬而远之为上策。

      其次,掌握好“取”与“舍”的尺度非常重要。取舍包含两重含义:其一是舍末取本,将目标集中在既定目标上,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将眼光集中在关键因素上,不受各种“噪音”的干扰。如果你长期关注钢铁板块,熟悉每一家优质企业和它们的股价变化,你就应当保持专注,坚持投资直到发现类似“鞍钢股份”的被低估的优质品种,不要看到白酒涨价就去转做你并不了解的“五粮液”,也不要看到铁矿石矿山巨头们合谋哄抬价格就感到行业前途渺茫,关键在于企业的基本面是否发生本质变化。其二是人舍我取,避免趋众。对于股票这种对流动性高度敏感的品种,如果能够先知先觉、在他人进入前就完成布局固然好;如果后知后觉、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操作,在冷门股中细心挖掘,也会获得良好的中长期收益;去年年初,多数资金为了安全都集中在消费类股,然而到了年底,之前备受冷落的电子元器件板块后来居上,涨幅超出前者2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市场轮番炒作各种题材股,而市盈率十几倍的银行、煤炭等周期行业蓝筹股少有人问津,机会不就在眼前么?

      第三,培养和保持一个清晰而平和的“得、失”心态。投资追求的是风险收益,又要超额收益又不想冒险的“免费午餐”是没有的;往往越是在利空密集、人心涣散的时刻,越是最佳投资机会。投资又是一项高难度的复合“运动”,既需要经验智慧和执行能力,更需要平和稳定的心态;经过慎重思考和充分咨询所做出的决定,就要果断地付诸实施,不能患得患失;有位经商好友,以闲钱投资股市有好几年了,去年春节聚会时询问投资建议;我建议他增仓“江西铜业”,他也认同该股的价值和政府刺激政策的效力,但就是迟迟下不了决心,不是期盼它跌回10块钱以下,就是忧虑 “第二波危机浪潮”;直到股价从14元涨到快40元才坐不住又杀了进去,不久就赶上8月份市场调整,收益很不理想。

      (作者系西南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