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调查·市场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市场·机构
  • B1:披 露
  • B2: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豪赌升值 热钱或加速流入我国
  • 炒房资金
    会否转战股市
  • 楼市新政挤压效应明显 千亿资金急寻新战场
  • 保监会:
    警惕热钱通过“地下保单”套利
  •  
    2010年4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豪赌升值 热钱或加速流入我国
    炒房资金
    会否转战股市
    楼市新政挤压效应明显 千亿资金急寻新战场
    保监会:
    警惕热钱通过“地下保单”套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豪赌升值 热钱或加速流入我国
    2010-04-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衡道庆

      随着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市场对资产价格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步增强,热钱在“觊觎”良久后,或许会大举进入我国。而根据最新数据分析,短期境外资金流入正在逐步增加。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衡道庆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2592.59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60.48%,去年四季度,我国短期外债占比出现连续第三个季度攀升。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外资流入较多的季度,短期外债占比往往上升。因此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四季度短期外债占比继续上升可能意味着外汇仍在加速流入我国。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表示,一般热钱会“潜伏”在贸易信贷中混入境内。在外汇局统计的短期外债余额中,贸易信贷余额为1617亿美元,较2008年末上升321亿美元。不能否认随着出口企稳,有真实需求的贸易贷款会有一定增加,但是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境外资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并看好中国经济,导致进入中国的短期跨境资本增加。

      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在近期出版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也指出,今年在汇率和利率等市场因素驱动下,跨境资金流动日趋活跃,外汇资金流入我国的规模可能增加。

      陆前进表示,热钱流入一是“赌”人民币升值;另一个目的则是在包括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进行投机。对于央行可能加息带来的利率套利,他认为其中的空间不大,并非吸引热钱的主要目的。而目前,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均有大量热钱流入,以博当地币种升值,“中国估计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此前,尽管部门有关人士对记者透露,所谓热钱流入以及地下钱庄是存在的。随着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以及世界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境外资金流入有上升的趋势,对此,管理部门也在密切关注。该人士表示,今后可能倾向于进一步开放市场,合理引导境外资金,并对异常的跨境资金流动加强监管。

      对于可能出现的热钱加速流入情况,外汇局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今年上半年,外汇局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展开打击违规资金流入专项检查工作。同时,今年外汇检查工作总体思路中也包括有序开展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专项检查和调查,加大对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等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