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学术梳理第一步
| ||
|
纪念陈逸飞逝世5周年
陈逸飞艺术展
迈出学术梳理第一步
作为上海美术馆迎接上海世博会开幕的重要展览,“陈逸飞艺术展”由上海美术馆、陈逸飞艺术基金共同推出。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指出,通过纪念这位在中国倡导创意产业的观念和实践的第一人,展览最好地回应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位至今在艺术市场仍如日中天的艺术家的创作与生平,展览迈出了学术梳理的第一步。展览同期还推出了大型画册,更加重了纪念活动的学术分量,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
⊙本报记者 邱家和
陈逸鸣:杜绝赝品
展览展出了陈逸飞油画作品58件、素描速写作品15件、雕塑作品小样2件,还有陈逸飞集团出版发行的各种出版物。陈逸飞基金会秘书长卫平表示,这次展览筹备了一年,是陈逸飞五周年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展览之外还包括出了一本画册,拍了一部专题片,搞了一个论坛。他还透露,主办方一开始想把画册编成全集,对陈逸飞的作品档案作了梳理。为此还成立了艺委会,从500多张陈逸飞作品的照片中,排除明显的赝品挑出了300多幅作品,最后收入画册的油画是123幅,水彩、素描37幅,生平照片图片48张,文字3万多字。
陈逸飞的胞弟、艺术家陈逸鸣是艺委会成员,他表示,展览筹备的工作量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陈逸飞生前创作的作品多,基础档案不全,藏家分布国际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上的赝品多。关于赝品,陈逸飞谈到了几种情况:一种是正儿八经造假,标价几百万元在那里卖;一种是拷贝他的作品低价兜售,陈逸飞生前对后者抱着宽容的态度,说是不想砸了“画廊的饭碗”。他又指出,虽然陈逸飞的作品风行拍卖场,但拍卖行对其的鉴定却有很大的问题。因此他强调,这次展览的目标,就是绝不允许混入赝品。
策展人:基础研究薄弱
参展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油画作品,由上海美术馆及陈逸飞艺术基金向国内外众多艺术机构和藏家征集而来,涵盖了陈逸飞早期的主题创作、水乡、仕女、音乐人物、西藏及海上旧梦等各个不同时期和题材的重要作品。策展人顾建军表示,展览共分油画部分的黄河颂——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二重奏——唯美诗情、梦里水乡——江南情怀、站在庙宇前的孩子——藏地风饕以及真爱——海上旧梦等5个部分,还有上海三部曲——上海梦和电影梦以及视觉学校——大美术大视觉两个电影和出版物的专题。
他还指出,陈逸飞在市场上已得到较大的认可,但说到学术梳理,作品年代的确定、评价等都比较欠缺,如一个陈逸飞年表,直到展览开幕之前才改定;至于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如他的《黄河颂》是不是“文革美术”?陈逸飞在文革时期的作品除了“红光亮”之外还有更多的内涵,应该算当时很重要的艺术家。
展览投保总额:6.2亿元
据悉,此次参展作品的投保总额高达6.2亿元,展览总投入500多万元。陈逸鸣指出,那些参展作品90%以上由私人藏家提供,而公家的收藏很难借。如《占领总统府》、《双桥》等,虽然一开始就确定要想尽办法借到,但最终未能如愿。私人藏家有的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如《浔阳遗韵》就因为保险额度谈不拢而只能放弃。尽管如此,展览与画册还是很有必要,为方便后人研究陈逸飞,尽可能保存了基础资料。
他还表示,在展览呈现的陈逸飞作品的各个系列中,“西藏系列”相对较弱,一方面这个系列的作品大多在外国藏家手里,另一方面赝品也较多。顾建军则认为,陈逸飞的油画作品,除了“红色经典”外,其余的几个系列几乎是齐头并进的。其中“西藏系列”呈现出显著的风格变化,这种变化又影响到他其他系列的作品。他还表示,综观陈逸飞的参展作品,可以看到他有一个不同于一般艺术家的精神,那就是虽然他每个系列都很成功,但从未固步自封。此外,他一直强调艺术没有对错,只有好的与不好的差别,始终在追求最完美的境界。这是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