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邱家和
陈逸飞艺术展,作为纪念陈逸飞逝世5周年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有着多重意义:首先,参展作品从众多收藏机构与个人藏家处借展,可谓名作云集,让许多人再一次领略他夺人眼球的画面,得以一饱眼福;其次,策展人对陈逸飞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基本资料的梳理,有了一份迄今最准确的创作年表;更重要的是,参展作品由其胞弟、艺术家陈逸鸣把关,如他自己所表示的,决不能让赝品混进展览。
在陈逸飞逝世5周年之际,对他流传于世的作品花一番辨别真伪、去伪存真的功夫,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展览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一方面如陈逸鸣所提到的,包括《占领总统府》、《双桥》与《浔阳遗韵》等名作缺席,负责参展作品筛选的艺委会从500多张照片中挑出了300多张,但最终只有一百多幅作品参展;另一方面,在展览的同时出一本全集性质的画册的设想,最终也未能如愿。因此,拒绝赝品成了这次展览的底线。
这反映了陈逸飞轰轰烈烈的艺术王朝的另一面。许多人抱着各种目的争夺对陈逸飞作品的阐释权,但连陈逸飞创作年表这样的基本资料都付之阙如,这就是今天中国艺术批评与学术研究的现状。在艺术市场上,其赝品之多、来源之杂,连陈逸鸣也认为赝品有多种类型。而陈逸飞本人,生前对赝品又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加之市场利益相关,真伪之间涉及到巨额的财富,更是一片混沌。即便是时隔5年后,尘埃仍未落定。如此看来,展览在辨别真伪上跨出了第一步,是一个可贵的开始。毕竟陈逸飞逝世已经5周年了。也许,这意味着陈逸飞作品的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更深入一步看,陈逸飞是一个传奇式的艺术家,一个引领时尚的弄潮儿,艺术市场萌芽时期的大腕。他一生经历了文革前后戏剧性的变化、出国留学与海归三个人生阶段,都留下了受到万众追捧的传世之作:在意识形态至上的文革前后,“红色题材”经他点化而成为经典;在出国后,“音乐家”、“江南水乡”与“仕女”等系列又把古典写实发挥到极致,也在中国融入全球化时代担负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任;而海归后,“西藏系列”开始的风格变化,成为此后“海上旧梦”系列的导火索,乃至引发“仕女”系列的新表达。
更有趣的是,艺术时而是政治的婢女,时而又变身为资本的筹码,或者是消费社会的时尚。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艺术与梦想(表现为他作品中浓郁的浪漫主义)、艺术与生活(提出“大美术”、“大视觉”的新概念)、艺术与创新(他的创作带来争议、风格的变化与跨界的探索)等等,众多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当代文化创建与美术史变迁相关的课题,又何止辨别真伪那么简单?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展览还没有学术上的断语,但毕竟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