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大智慧封面
  • 2:大智慧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个股点评
  • 7:个股点评
  • 8:大智慧基金
  • 后市机会在新兴产业股
  • 两大板块打开结构性机会之门
  • 大盘惊现断头铡
    股指构筑阶段顶
  • 大盘仍处探底过程 均线支撑日渐明显
  • 一周资金净流出329亿元
    银行地产净流出再超百亿
  • 一周概念板块相关数据一览表
  • 医药板块 震荡市道将反复表现
  • 山推股份(000680)具备补涨与复苏双重机会
  • 科技板块 经济转型是走强基础
  • 一周强势股排行榜
  •  
    2010年4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大智慧大鳄猎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大智慧大鳄猎物
    后市机会在新兴产业股
    两大板块打开结构性机会之门
    大盘惊现断头铡
    股指构筑阶段顶
    大盘仍处探底过程 均线支撑日渐明显
    一周资金净流出329亿元
    银行地产净流出再超百亿
    一周概念板块相关数据一览表
    医药板块 震荡市道将反复表现
    山推股份(000680)具备补涨与复苏双重机会
    科技板块 经济转型是走强基础
    一周强势股排行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盘惊现断头铡
    股指构筑阶段顶
    2010-04-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财通证券 陈健

      □财通证券 陈健

      

      本周大盘选择向下突破,周一以3121-3096点跳空缺口向下破位,一举击破了5、10、20、60、120、250日等短中长期均线,虽然周三、周四出现了超跌反弹,但总体上看,股指步入了阶段性调整中。

      周一的断头铡刀,是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一,房地产调控压力进一步增强,涵盖之广超出市场预期,而后续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仍将陆续出台,市场短期需要继续消化房地产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及相关建筑、建材等板块短期依然面临下行的风险;第二,股指期货的推出促发了市场的做空思维,同时,股指期货加大现货指数的波动,助涨助跌特性明显;第三,社保基金在H股市场大手笔减持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H股给A股带来不利影响;第四,美国政府监管部门以涉嫌欺诈罪名对高盛集团提起民事诉讼,希腊危机再次升级、冰岛火山灰带来经济影响导致外围股市做头明显。

      断头铡刀式大跌的出现基本上确定了一个重要头部的形成,也确定了本轮调整是一个系统性调整,当然,政府对房地产投机的打压,将使得原有的活跃在房地产的投机资金流向其他领域,存在投机资金流出房地产市场、流入股市的可能性,从而在中期间接地缓解股票市场资金压力。从这个因素来看,减弱了大盘快速下跌的空间,但也延长了调整的时间。

      从技术面来看,本周大盘的下跌形成了岛形反转,即3月29日3067—3071点向上跳空缺口和4月19日3121-3096点向下跳空缺口组成了向下岛形反转。短中期来看,3070点上方将构成上档极强的压力区域或头部区域。既然向上空间有限,大盘只能向下寻找空间。当然之前大盘形成了大的对称三角形,即以2009年8月4日3478高点以来所形成的上档压力线(3478-3361-3334连线)为上轨,以2009年2639低点以来的上升趋势线(2639-2890连线)为下轨,由于大盘是在该三角形末端向下破位的,调整的空间不会特别大,但调整的时间相当长。短期来看,周三、周四一度对2639-2890上升趋势线在破位后进行回抽,回抽确认破位有效性后,短期将可能继续向下震荡调整,或者在3050点下方形成新的箱体震荡。

      在大盘暂时企稳的背景下,小盘题材股行情还继续疯狂,但总体上看创业板说故事的行情已经步入尾声,小盘题材股的行情已经衰老,大盘蓝筹股仍未有效企稳,行情已经缺乏新的主题。在大盘行情调整势头确定以后,目前强势股在后期出现补跌可能是必然的。相反,一些成长性好、又有新的故事可讲,目前估值便宜还出现一定幅度跌幅的股票反而具有更好的防御性优势。因此,部分二线蓝筹股、消费类和新兴产业(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公司将会在调整市道中受到新力量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