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0:市场·期货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加息传闻引发大盘恐慌杀跌
  • 中国铁建:2009业绩增长超预期,大盘蓝筹蓄势上攻
  • 二季度成为加息敏感时点
  • 周其仁:银行业对货币政策灵活变动应有准备
  •  
    2010年4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加息传闻引发大盘恐慌杀跌
    中国铁建:2009业绩增长超预期,大盘蓝筹蓄势上攻
    二季度成为加息敏感时点
    周其仁:银行业对货币政策灵活变动应有准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季度成为加息敏感时点
    2010-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菲菲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秦菲菲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近日央行频繁就“稳物价”进行表态,关于未来CPI可能继续走高的预期也日益强烈,这些因素导致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

      对此,有关官员和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随着未来物价进一步走高,央行可能采取加息的措施。至于具体时点,目前普遍预期二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对目前的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等均认为“太宽松了”。

      周其仁认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中国在保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根源。”“去年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会有后果,过量的货币将在市场上表现出来。”他称,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

      央行23日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应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这是自去年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以来,央行首次做出稳物价的表态。

      随后,央行行长周小川24日在华盛顿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胀预期。

      事实上,央行已经做了一些政策调整。今年初以来,央行就有意减少市场的流动性。但央行避开了提高利率这一手段,采用两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对信贷规模进行管理。

      支持加息的另一个理由是未来物价可能进一步走高。权威部门有关官员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4、5月份物价上涨可能还会维持较为温和的幅度,但6、7月份物价上涨形势堪忧。”

      该官员分析,一季度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CPI上涨的2.2个百分点中,有74.5%的因素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接下来CPI的走势主要关注食品价格以及住房价格。”

      山西证券认为,今年2月份涨幅达到2.7的近期高点,尽管3月份有所回落,但二季度受翘尾因素影响,预计单月平均涨幅在3%以上,CPI全年高点有可能在6月份出现。

      事实上,除了通货膨胀压力,GDP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导致的经济过热隐忧也是引发加息预期的原因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11.9%,目前普遍预测,全年GDP增速将在10%左右。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慧勇认为,未来3-6个月,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加速;其次,出口将继续向好。由于美国销售好于预期,补库存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这将推动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国PMI指标的持续回升也显示出口有望继续向好。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经济过热风险必须给予更多关注。

      对于加息的具体时点,有关专家认为,加息的前提条件是中国经济已经摆脱通缩的压力,经济回升比较稳定。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达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对二季度GDP增速,机构普遍预测将达10.5%,工业增加值增速将达36.1%。这些数据似乎都反映出经济已走出通缩压力,稳定回升。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二季度将是加息的时间点。

      李慧勇预计,二季度将成为政策密集出台期,可能出现既升值又升息的“双紧缩”政策。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则指出,加息的时点可能是在5月下旬以后,可能会采取不对称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