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专版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专版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封面文章
  • A7:基金·圆桌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建仓猛、减仓快、选股至上 基金“一对多”专户取胜之道探秘
  •  
    2010年5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基金·封面文章
    建仓猛、减仓快、选股至上 基金“一对多”专户取胜之道探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建仓猛、减仓快、选股至上 基金“一对多”专户取胜之道探秘
    2010-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慧娟 吴晓婧
      漫画 高晓建

      2009年,“一对多”在市场的质疑声中高调开闸。2010年,市场大幅震荡之下,基金“一对多”正以其整体不错的业绩为自己“正名”。

      根据记者从多个渠道统计的已经成立的40余只“一对多”基金净值表现来看,广发、易方达、汇添富和海富通基金整体业绩较为突出,位列第一梯队。在投资者普遍感觉赚钱不易之际,最牛基金“一对多”投研团队何以成绩斐然?其投资路径与理念与公募具有哪些不同?未来将重点布局哪些行业?本期《基金周刊》为您揭开谜底。⊙本报记者 王慧娟 吴晓婧

      “绝对收益”优势初现

      2010年,市场大幅震荡之下,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理念的基金“一对多”产品的优越性明显表现出来。记者搜集整理了由多家销售渠道提供的基金“一对多”专户业绩情况,今年以来基金一对多产品业绩分化明显,从平均收益上看,集体跑赢公募。“一对多”产品仓位灵活、选股至上的优势在今年以来的“震荡市”中显露无遗。

      这份表单不完全统计了由多家基金公司在银行、券商等不同渠道销售的40余只一对多产品。整体来看,在众多基金“一对多”产品中,以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整体业绩最为突出,分别有3只一对多产品居于前15名。

      不过,在基金“一对多”整体业绩较好的情况下,分化也开始拉大。统计显示,“一对多”产品今年以来处于净值负增长状态的高达20余只。例如,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两只“一对多”产品收益率分别为-7.82%和-7.56%。

      值得注意的是,在震荡市中,“一对多”产品建仓猛、减仓快、选股至上的优势也十分凸显,因此与传统公募基金的业绩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为-8.36%,落后“一对多”专户平均收益近10个百分点。净值增长最快的两只基金为嘉实主题精选和华商盛世成长,分别取得10.33%、6.61%的收益率,均落后汇添富中信建投-添富牛1号16.2%的涨幅。

      “最爱”次新中小盘股

      为百万富翁理财的基金专户今年来集体跑赢公募,那么,“最牛”专户究竟偏好哪类上市公司?尽管从不公开披露任何信息,但随着上市公司1季报密集披露,部分基金专户最新持股信息“浮出水面”,次新中小盘股成为基金专户“追捧”对象。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30余只“一对多”专户中,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中银基金、宝盈基金旗下共计10余只基金“一对多”专户出现在11家上市公司1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

      具体来看,汇添富旗下基金专户“一对多”最为活跃,1季度旗下“一对多”专户重仓入驻上海凯宝、赛为智能等。此外,“汇添富基金公司-工行-添富牛1号资产管理计划”依然坚守ST马龙。

      持有福瑞股份的则是易方达旗下“一对多”产品;而中银基金旗下“一对多”专户于今年一季度入驻海博股份、同济科技、晶源电子、金飞达,宝盈基金“一对多”专户则在1季度最新入驻了神剑股份、三维丝和钢研高纳。

      与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截然不同的是,基金专户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配置和个股选择都很重要,不可偏颇。从1季报中曝光的基金专户重仓股来看,部分基金专户在个股选择上的精确布局显然高人一筹。

      例如,世博概念股海博股份1季度表现亮眼,涨幅达到24%,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5%。此外,福瑞股份、上海凯宝、晶源电子等1季度均有不错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述“曝光”的基金专户重仓股来看,基金对于次新中小盘股和次新创业板上市公司“青睐”有加。

      其中,上海凯宝、赛为智能、福瑞股份、三维丝均为今年1季度上市的创业板新股,钢研高纳则是去年年底登陆创业板。而金飞达、晶源电子和神剑股份均为中小盘股,其中,神剑股份为今年3月份上市的中小盘新股。

      需要指出的是,在“内忧外患”下,今年来低估值的蓝筹股不涨反跌,而大部分中小盘股受到资金追捧,股价大幅上涨。但目前来看,中小盘股估值已现结构性泡沫,机构频敲警钟,提示中小盘配置风险,近期中小盘开始调整,重仓持有中小盘股的基金专户“一对多”亮眼业绩能否持续,则有待观察。

      “团队之力”最关键

      基金“一对多”专户今年来集体跑赢公募,广发、汇添富、易方达旗下专户整体业绩突出,位列第一梯队。那么,上述专户何以取得良好业绩。以“团队合力”取胜成为上述专户投资团队的共识,

      据广发基金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封树标透露,目前广发“一对多”专户已经有十多位投资经理,大都是具备非常丰富的投研经验。除了与公募共享研究平台,还有一个以公司最老、最好的研究员组成的7人的新兴行业研究团队。

      易方达专户投资总监肖坚打造的投资团队则是全面不留死角。据悉,其团队里面目前共有十余位各具特色的投资经理。在组建团队时,肖坚从长远考虑,认为整个专户投资团队要自成体系,不能有短板。因此在人员构成上,配备有做交易出身的,有从研究员过来的,还有做过投行的;有研究周期性行业极具心得的,也有做固定收益产品的老将;有的人擅长选股,有的人擅长选时。

      肖坚希望他的团队百花齐放,兼容并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专户理财的需要,才能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财服务。在肖坚看来,“做专户的人需要有个性,要热爱投资,要勤奋。在专业的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都要很强,综合能力很重要,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中捕捉不同的投资机会,比如股票、可转债、基金等。”

      汇添富专户投资部总监袁建军则透露,公司整体引进了申能资产核心投资团队,其投研团队目前大约有10名基金经理,8名投资经理,超过30名研究人员。

      “深挖”六大新兴产业

      在多数基金“一对多”投研团队看来,很多传统行业已经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其投资重点将转向新兴产业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一批新兴企业将推动着国家经济发展。”广发基金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封树标表示,“今年做投资就看即将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是否出现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的话,就是我的重仓股。”

      封树标认为,新兴行业将成为未来股市的聚宝盆,对于新兴行业的定位很明确,包括新兴制造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这六大行业需要每个投资经理人去学习。“不懂就不碰是对持有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封树标表示,“六大新兴行业哪部分看明白了就买哪部分,再不断花时间把没看懂的行业陆陆续续看懂。未来账户投资收益率跟基金经理投入的时间一定是成正比的。”

      事实上,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基金专户的投资策略也需要转变。例如,封树标认为,节能减排行业的不少企业的市值将成为巨无霸,因此已经提前对该行业进行了重点配置。

      在易方达机构理财部投资经理郑茂看来,做投资需要登高望远。对行业和企业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除了需要下工夫学习和了解行业前景和技术背景,还需要关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思考背后的原因。

      温总理在《求是》刊登的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郑茂注意到,报告中不仅讲到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行业,还讲到纳米技术、量子调控、气候变化、海洋研究等,在郑茂看来,这些都是中国未来10年、20年的规划,都是投资需要关注的前提和启示。

      对于市场追捧的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估值整体偏高的情况,郑茂表示,不能简单用历史的经验来推测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新兴产业类公司的估值需要动态来看,而非静态来看,需要有非常长远的眼光。今年做投资的思路和理念都需要有所调整,一言概之就是看准行业、淡化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