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准备金上缴首日 流动性宽松基本面不改
  • 减仓达成“共识” 公私募基金加速离场
  • 每日关注
  • cnstock
  • 股市静待信心恢复
  • 强势股补跌权重股护盘 短期底部概率很大
  •  
    2010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准备金上缴首日 流动性宽松基本面不改
    减仓达成“共识” 公私募基金加速离场
    每日关注
    cnstock
    股市静待信心恢复
    强势股补跌权重股护盘 短期底部概率很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静待信心恢复
    2010-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岩石 ○主持 于勇
      金岩石

      ⊙金岩石 ○主持 于勇

      

      刚讲过“楼市地震,股市遭殃”,沪指两周内就跌破了2700点,距离前期低点2639.76(2009年9月1日)仅一步之遥。宏观经济频频见好,股票市场却跌跌不休,国金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股市在19个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差,全球排名倒数第五!

      去年底今年初虽讲了今年是“卧虎”,却没料到股市今天的“虎落平阳”,沪指刚跌破我们上半年预测的2700点底线,但趋势仍在下探,反弹非常乏力,仍然可能再创新低!股市破位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楼市调控,楼市调控的背后是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进而延伸到市场情绪的逆转,导致目前股市的关键因素是:缺乏信心。

      楼市低迷,股市破底,不缺资金缺信心,这是“虎落平阳”的内部原因。但是从估值的角度看,底部的支撑点已经浮出水面:1,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跌破20倍,这是中国股市的长期支点;2,沪深300的分红率再次高于存款利率,这是2008年10月我预测股市“情绪性底部”的依据之一;3,新股和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的“破发率”也接近历史高点,说明市场情绪走向极度悲观;4,跌破净资产的股票几乎没有,说明投资人没有绝望,抄底行动已悄然开始。结论是:虽然底部还待确认,但已近在咫尺之间。

      楼市地震——政策变调——资金退出——信心动摇,这是内部原因,而股市“虎落平阳”还有外部原因。希腊经济危机引发欧元贬值,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恐慌之中,甚至担忧欧元会因此解体。这也从外部强化了中国股市的悲观情绪。但是,欧元和美债的做空者之一索罗斯先生上周来到中国,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欧元解体?这不是我说的。”也许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应该得到一点儿乐观的暗示。此外,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的曙光,欧洲的“三角债”主要发生在欧元区内部,外部债务所占的比重不到四分之一,所以欧洲危机被明显放大,恐慌症也传染到中国股市。

      经济周期有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在2009年,“天量”货币发行和“巨额”政府投资把危机和萧条两个阶段合二而一,使中国经济提前进入了经济复苏。由此推论,2010年是复苏走向繁荣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首次充当世界经济引擎的一年。至少中国和美国,从复苏到繁荣的经济趋势已经确立,只需要耐心等待信心恢复和经济繁荣。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楼市是中国政策的风向标。在中国,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趋势;政策是一只“闲不住的手”,只决定走势。经济政策可以决定走势的快慢,却不能改变经济趋势,所以,经济周期的规律限定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时间和力度。在楼市调控的疾风骤雨结束之时,城市化与货币化的力量仍将驱动股市楼市两大泡沫继续升腾。

      把楼市政策比喻为当前中国宏观政策基调的风向标,就要把股市——楼市的互动性也作为股市研判的依据之一。我认为本轮楼市的政策性调控或将持续10个月左右,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降幅最高可达到5-10%。此后,房价将继续平稳上涨,周期升降,直到中国经济的城市化基本完成,可预测的时间是2025-2030年间。因此,楼市的政策调控又是一次机会,而且较偏向于本地居民的改善型购房。

      以楼市调控的时间表为依据,近期股市很难有突出表现,此前预测今年股市波动区间在沪指2700-4000点区间,现在看来至少会滞后半年到一年。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