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欧美股市旱地拔葱
  • 美欧日联手“拯救”欧洲 全球市场疯狂反弹
  •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专家学者释疑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一)
  • 央行对通胀预期担忧升级 表示货币政策工具要发挥管理作用
  • 今日关注
  •  
    2010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欧美股市旱地拔葱
    美欧日联手“拯救”欧洲 全球市场疯狂反弹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专家学者释疑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一)
    央行对通胀预期担忧升级 表示货币政策工具要发挥管理作用
    今日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专家学者释疑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一)
    2010-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秦菲菲 张牡霞 张欢

      ⊙记者 卢晓平 秦菲菲 张牡霞 张欢

      

      今天,国家统计局将披露4月份宏观数据。人们对数据的亮丽丝毫没有怀疑,但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不解:房地产调控会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吗?通胀风险多大,要加息吗?股市为何一跌再跌?

      如何解释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就此调查了十位专家学者,他们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徐洪才。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是否过热,大部分被调查的经济学家认为有点热,也有部分认为正常。

      祝宝良侧重后者。他认为,一季度产能的利用率只有80%多一点,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另外,GDP虽然达到近12%,但也是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起来的,正常的水平为9%,还是比较正常的。贾康回答的更干脆,目前看不出过热。

      有专家预测,二季度GDP为11.5%,三季度11%,四季度10.5%。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在前段时期冲高后,受到来自欧元区经济体国家的经济下行压力,出现快速回落。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趋势是什么?

      受调查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显得非常不统一:巴曙松和赵锡军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年内将不断走高,而张平则表示将在高位运行,但新高难创;李雪松的观点是维持相对高位的波动,但高点很难超越去年;祝宝良则认为不太可能大幅上升;李迅雷则有些悲观,认为会冲高回落,因为经济可能二次探底,总需求会下降;徐洪才和袁刚明选择的是价格将出现冲高回落的答案。

      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将直接引领我国PPI的走势,而PPI最终要传递到CPI。那么,我国PPI传导效应将出现何种反应?

      (下转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