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上市房企“惯性”增长
    4月份销售额明显提高
  • 药企归真堂酝酿上市
    两创投提前“埋伏”
  • 国风塑业工业用地被收储
    将获益2700万元
  • ST长信取消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简讯
  • 接连破发搅乱再融资
    招商地产撤销定向增发
  • 安泰科技股价持续走高
    触发可转债提前赎回
  • 贝恩遭遇黄光裕“阻击” 国美董事会“拍板”委任入阁
  • 亚泰集团建材产业新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话语权
  •  
    2010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公司
    上市房企“惯性”增长
    4月份销售额明显提高
    药企归真堂酝酿上市
    两创投提前“埋伏”
    国风塑业工业用地被收储
    将获益2700万元
    ST长信取消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简讯
    接连破发搅乱再融资
    招商地产撤销定向增发
    安泰科技股价持续走高
    触发可转债提前赎回
    贝恩遭遇黄光裕“阻击” 国美董事会“拍板”委任入阁
    亚泰集团建材产业新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话语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接连破发搅乱再融资
    招商地产撤销定向增发
    2010-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裘海亮

      

      即使此前已将发行价由28.12元下调至20.6元,招商地产仍无法顺利走完再融资之路。如今,大盘下挫已致使年初以来47家公布过定向增发预案的公司 “破发”。可以预见,如果市场仍无回暖迹象,将有更多公司不得不步招商地产的后尘。

      招商地产今日公告,因股价连续下挫,拟撤销定向增发方案,由此成为大盘调整以来首家撤销再融资方案的公司。

      去年中,招商地产曾计划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亿股,发行价格为28.12元/股,预计融资不超过50亿元。其中18.58亿元用于购买蛇口工业区拥有的鲸山九期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及后续开发投入,其余募集资金将投入北京公园1872三期、北京立水桥二至四期等5个地产开发项目。

      今年以来,国家以史无前例的力度调控地产行业,地产类公司的股价连续下挫,至今仍未见扭转。招商地产由于股价与增发价形成倒挂,4月20日,公司主动下调定向增发发行价至20.6元/股。此后公司股价继续下挫,至5月12日收盘仅16.32元,调整后定向增发计划再次无奈“破发”。

      招商地产的遭遇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不少公司的共痛。据统计,年初至今,沪深两市有130家公司公布过增发融资预案,以5月12日收盘计算,47家公司的股价已低于预案中的发行价或其下限。其中,有27家公司破发的差幅在10%以上,最高者系富龙热电。该公司今年1月份公布增发方案,发行价为14.5元/股,至12日收盘价仅10.31元/股,与增发价相差高达29%。但考虑到方案是以资产认购新股的重组式定增,对破发的敏感性或远弱于再融资式定增。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增发获证监会批准后至最终实施,不得超过6个月,逾期须重新申报。由此,面对市场调整的量度与长度尚无法确定,短期内上市公司即使大幅下调增发价,仍无法确保能顺利实现再融资。

      此外,即使勉强实行增发,弱市中投资者信心不足,对后市的悲观预期也将导致增发难度骤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