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国药集团2800万元挂牌转让
    旗下房企51%股权
  • ST国中释解股东疑虑:
    定向增发正在积极推进中
  • 海隆软件
    将发力国内市场
  • ■公司简讯
  • 蓝色光标并购胃口大
    WPP模式助其“消化”
  • 海参量价齐升+胶原蛋白发力 东方海洋今年业绩预增逾30%
  • 中石化与SABIC合建
    乙烯一体化项目投产
  • 联营纠纷案尘埃落定 宝商集团“独享”国贸酒店
  •  
    2010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前沿
    国药集团2800万元挂牌转让
    旗下房企51%股权
    ST国中释解股东疑虑:
    定向增发正在积极推进中
    海隆软件
    将发力国内市场
    ■公司简讯
    蓝色光标并购胃口大
    WPP模式助其“消化”
    海参量价齐升+胶原蛋白发力 东方海洋今年业绩预增逾30%
    中石化与SABIC合建
    乙烯一体化项目投产
    联营纠纷案尘埃落定 宝商集团“独享”国贸酒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蓝色光标并购胃口大
    WPP模式助其“消化”
    2010-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实习生 刘相华 ○编辑 邱江

      ⊙实习生 刘相华 ○编辑 邱江

      

      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自2010年2月登陆创业板以来就受到众多投资者和机构的追捧,上市仅仅1个多月,公司前10大流通股股东就全部被机构占据,社保基金的身影也浮现其中。究其原因,除了看重公共关系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外,市场对蓝色光标“收而不并”模式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WPP模式就是典型的“收而不并”,由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集团创造,其管理思路是对收购的子公司完全放权,尽力维持被收购公司的品牌与独立性,以便留住原有客户群。

      蓝色光标对“欣风翼”品牌的收购可以看作是公司创新性复制WPP 模式的试验性项目。2008年8月,蓝色光标分步受让了博思瀚扬100%股权,其主打品牌“欣风翼”也转归旗下。蓝色光标控股博思瀚扬后,采取“收而不并”的管理方式,整合的不是其业务模式而只是财务规范、资源共享等。

      “收而不并,不是合二为一,而是1+1,在保证被收购对象品牌和特色的前提下,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员表示。

      针对蓝色光标目前的情况和“公共关系服务全国业务网络扩建项目”,业界看好蓝色光标在行业内进行并购的前景。 “公司收购考虑的核心问题是行业布局,先选择要进入哪个行业,然后去找相关标的。毫无疑问,从2010年开始,并购会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发展线。”一位密切关注蓝色光标的分析师如此认为。

      目前全国专业公关公司不下3000家,蓝色光标透露,符合其并购的对象差不多有100家。

      据了解,蓝色光标的市场份额目前仅为2%左右,提升空间很大。公司在未来3年的时间内,会在消费力较强、公共关系业务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建设全国性的业务拓展网络。在保证IT和汽车业两大主要目标客户的基础之上,着重开拓医药、金融、日用消费品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