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F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保险巨头投资“脸谱”:
    国寿太保加仓 平安观望
  • 私募:中期空头趋势未改
  • ETF持续放量
    疑似期现套利资金出没
  • 每日关注
  • 未来股市仍可乐观
  • cnstock
  • 基金:300亿新资金待入市
  •  
    2010年5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保险巨头投资“脸谱”:
    国寿太保加仓 平安观望
    私募:中期空头趋势未改
    ETF持续放量
    疑似期现套利资金出没
    每日关注
    未来股市仍可乐观
    cnstock
    基金:300亿新资金待入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中期空头趋势未改
    2010-05-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编辑 于勇 朱绍勇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于勇 朱绍勇

      

      受房地产调控和希腊债务危机等内外因素叠加,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下挫19%,而国际上通行的熊市定义是大盘一年内跌20%,A股现在可谓是熊迹毕露。受访私募认为,低级别反弹随时来临,但市场真正的见底有赖利空的进一步兑现。

      虽然周三开始市场有止跌态势,周四小幅反弹,但私募认为中期空头趋势未改。金中和执行总监曾军认为,眼下的市场情绪可以用“崩溃”二字来形容,要想缓和这种情绪,必须等待更长的时间以及更低的价位,所以,目前盘中的小级别反弹尚不足以稳定市场。不要小看情绪因素的杀伤力,分析历次股市涨跌,情绪均在股市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旦市场情绪受到打击,所有利好均被解读为卖出良机。

      利空目前并未出尽。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认为,从2009年7月份以来,A股下跌的逻辑非常清晰,这就是市场对政府按部就班退出刺激政策的一种过度反应。收紧信贷、清理地方融资平台是对投资刺激政策的退出,房地产调控是对内需刺激政策的退出。接下来,外贸政策也将面临拐点,出口退税将减少,出口刺激政策逐渐退出。单就这点而言,利空尚未出尽。曾军认为,“大级别反弹的时间窗口当在加息之后,利空出尽,靴子落地,恐慌情绪缓解。”

      湖北盈捷投资董事长李少伟认为,“市场反弹后进入二次探底可能性大,因为周边市场环境不好,流动性紧缩,资金面紧张,买货资金有限,同时,从经济数据来看,目前经济过热,加息的预期强烈,宏观调控政策会延续。”

      不过,尽管空头思维仍在主控市场,但多方力量也在聚集。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案例逐步开始增多,这表明产业资本已经认可目前的股价,将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从历史上看,产业资本大量增持往往也是市场底部。而汇金无论是降低三大行分红比例,还是下一步可能再度增持工中建行股票,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稳定市场,汇金出手可能带来市场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