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F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保险巨头投资“脸谱”:
    国寿太保加仓 平安观望
  • 私募:中期空头趋势未改
  • ETF持续放量
    疑似期现套利资金出没
  • 每日关注
  • 未来股市仍可乐观
  • cnstock
  • 基金:300亿新资金待入市
  •  
    2010年5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保险巨头投资“脸谱”:
    国寿太保加仓 平安观望
    私募:中期空头趋势未改
    ETF持续放量
    疑似期现套利资金出没
    每日关注
    未来股市仍可乐观
    cnstock
    基金:300亿新资金待入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未来股市仍可乐观
    2010-05-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浦永灏 ○主持 于勇
      浦永灏

      ⊙浦永灏 ○主持 于勇

      

      南欧国家主权债务问题以及各国宏观政策收紧引发的疑虑导致全球市场动荡,中国内地及港台股市自3月底以来已回吐前期大部分涨幅。然而我们对其未来仍感到乐观。估值合理、基本面坚实、内需强劲,获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等利好因素必将推动这些股市在未来几个月上涨,虽然短期内仍可能有波动。

      总体而言,海外上市的中国内地股和香港股市表现与整个亚洲市场相比表现落后,但我们仍明显看好这两个市场,因其估值合理,而且受到公司盈利强劲复苏的支撑。台湾股市表现相对落后,目前是亚洲地区估值最高的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股市的估值溢价已稳步下降。

      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基准指数在美国经济数据乐观、第一季度公司盈利强劲、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推动下向上突破。然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担忧又导致市场下滑。但是决定中国市场具吸引力的因素并未改变,即出口复苏、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公司盈利回升以及估值合理等。

      人民币缓步升值有利于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尤其是内需导向型公司以及外币在运营成本/债务中占较大比重的公司,例如银行、基础材料以及消费类股票等。

      金融市场震荡可能会给上述行业带来影响。中国国内银行可能会推迟融资计划。但是我们仍认为中国银行业资本雄厚,即使推迟发行认股权证一年左右,也不会对银行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而且,鉴于中国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利率和债券收益率也不太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香港市场来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风险以及潜在的房屋买家态度趋于谨慎,可能导致今年2月中以来股市上升势头暂时放缓。据报道香港银行业直接持有南欧国家的风险头寸有限,它们可能受到国际融资市场紧张形势的影响,但我们认为香港银行的流动性也非常充裕,因此潜在的影响应当可控。我们仍未改变对香港市场基本面(包括公司盈利以及估值)的乐观看法。香港股票还获益于流动性充沛。

      我们认为香港具有跑赢其他市场的巨大优势。香港股市相对于地区市场的估值溢价还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且我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公司盈利将大幅增长。实际上,香港是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仍有提升空间的市场之一。市场一致预期2010年香港上市公司盈利增幅将达到19%,2011年将达到10%。

      台湾市场中,科技股近期表现出色,主要原因是外资已转为台湾科技股的净买方。此外,台湾股市还受到货币政策仍相对温和的支持,我们预计台湾将成为亚洲地区最晚加息的经济体之一,加息时机很可能是今年下半年。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主要担心在于公司盈利增长可能见顶(虽然近期的盈利预期仍在上调)、利润率(margin)压力、库存上升、产能利用率饱和等。几乎所有台湾公司都已在4月份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II公司首季度的收入增长强劲。但是,这些公司面临利润率压力,尤其是下游硬件以及IC设计行业。多数公司已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增幅有限。因此,我们挑选的股票仍侧重于防御性,并且青睐股息收益率高以及短期可预见性强的公司。

      对于中国股市以及整个亚洲市场,我们要强调的是: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包括主权债问题、美国与欧洲需求减缓、全球以及中国内地趋紧的政策等等。

      (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亚太区主管兼首席投资策略师)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