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通胀正在敲门
  • 缺失定价权危及中国产业控制力
  • 索罗斯逆市在港招兵买马
  • “逆向思维”——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二
  • 多一只眼睛盯住“高频交易”
  • 黄光裕出局了,
    “官商合谋”现象呢?
  •  
    2010年5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通胀正在敲门
    缺失定价权危及中国产业控制力
    索罗斯逆市在港招兵买马
    “逆向思维”——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二
    多一只眼睛盯住“高频交易”
    黄光裕出局了,
    “官商合谋”现象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黄光裕出局了,
    “官商合谋”现象呢?
    2010-05-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毕 舸

      ⊙毕 舸

      

      随着一审判决落幕,国美集团原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这个曾经被视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性人物,命运走向已基本被决定。而令人不胜感慨的是,曾经在胡润财富榜上傲视群雄的黄光裕,长期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其领衔的企业锐意进取,以价格战及狂飙突进的扩张速度,成就了一段发展神话。而随着本案曝光,民众才逐渐了解到其灰色财技及官商网络,是促使其迅速坐大的另一面,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富豪相继出事,仿佛在指向中国民营企业的宿命——在财富原罪上有着太多烙印。

      诚然,这与其中部分富豪,或者说民营企业家过快追求企业发展速度,急功近利中盲目寻求资本运作有关,与惟利益最大化诉求为主导、为人性贪欲所捕获而不能自拔有关,但恐怕更重要的,是社会转折时期的价值紊乱。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个体户启蒙开始,到后来“绕着政策红灯走”的某些沿海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以及顶着国有或集体企业名号行民营之实的特殊年代经历,都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始终徘徊在罪与非罪、黑与白的模糊地带摸索前行。

      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脱胎于长期计划经济大一统的最初发展阶段,某些来自政府部门的过度管制、行政干预,介入到市场经济微观层面,以及经济发展规律受到强大既得利益的重重干扰,让民营企业或者在某些二元制歧视下的政策壁垒前吃尽苦头,有些善于“顺应”形势者转而寻求市场之外的权力之手支持,黄光裕案件涉及一批重量级官员,就是又一个现实佐证样本。

      因此,黄光裕的倒下,能否终结“官商合谋”现象,或者更客观地说,对治理“官商合谋”现象会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是更为重要的指向。中国民营企业的“去黄光裕化”选择,其实就是究竟是走向符合市场规律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产品与服务为主导,而非翻云覆雨的所谓“资本运作”,还是继续利用当下市场与法治不够成熟下的某些体制漏洞,与权力掌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垄断坐庄、非法交易获取暴利?

      这个命题指向太大,当然远不是依靠审判一个黄光裕或一批“灰色富豪”所能解决的。黄光裕的悲剧根源,在于通过与权力合谋,将企业上市、对外扩张及经营资本化也变成了一种权力资源。他获得了权力的包庇而无所不为,这本身就是权力越界不受管制的结果。“官商合谋”现象的要害在于,一方面本应服务于公共服务的政府权力被少数人“挪用”,权力及受权力庇佑的资本轻易突破市场与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市场过度管制及干预又造成了对市场的结构性伤害。对这样重大的体制弊端,我们应有深刻反思与改进。

      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单位行贿罪的罪名惩处黄光裕,是事后的追惩。随着法官法槌的重重落下,如何将监督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依法经营化为日常的预防与威慑,让一度被低估的法治威严还原成社会的公正仲裁者,让看似强悍的权力与金钱联盟在公共监督下逐步被瓦解,是黄光裕案留给我们的深长思索。

      (作者系媒体人,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