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欧元危机为人民币汇改提供意外机遇
  • 创业板指数今挂牌
    将凸显独立运行特征
  • 央行、银监会:严格审核高耗能企业融资申请
  • 轮胎翻新有望领跑再制造产业
  • 证监会:初步判断“股民资料”泄露报道失实
  • 11部门打响“发令枪”
    再制造产业将步入快车道
  •  
    2010年6月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欧元危机为人民币汇改提供意外机遇
    创业板指数今挂牌
    将凸显独立运行特征
    央行、银监会:严格审核高耗能企业融资申请
    轮胎翻新有望领跑再制造产业
    证监会:初步判断“股民资料”泄露报道失实
    11部门打响“发令枪”
    再制造产业将步入快车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轮胎翻新有望领跑再制造产业
    2010-06-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雁争 ○编辑 刘玉凤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刘玉凤

      

      在31日公布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中,主管部门明确了推进产业发展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系列重点领域中,轮胎翻新有望领跑其他子行业。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的轮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率15%的水平,市场潜力巨大,港机、航空等特种轮胎的翻新潜力则更大。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郭国栋表示,轮胎翻新业近年来得到的政策鼓励较多,企业参与度较高,这个行业最有可能成为再制造的突破口。

      实际上,在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到2010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到65%的发展目标,并把“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产业化工程”列入我国资源综合领域范围内实施的6大重点工程之一。

      同时,在郭国栋看来,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原料回收和产品销售。而这两大问题,即便在企业参与度最高,市场潜力最大的轮胎翻新行业中也依然存在。

      原料回收方面,青岛天盾橡胶总经理刘曾凡表示,“我们亲自到青岛港、宁波港等港口去选,那里的旧轮胎堆成山,挑来挑去,却挑不出几条能翻新的来。”根据介绍,这些废旧轮胎,往往胎面在没有达到磨耗极限时,胎体漏气、鼓包、脱层就造成了轮胎早期损坏,而轮胎一旦漏气、鼓包、脱层,就很难进行翻新。刘曾凡认为,“轮胎再制造要想真正实现循环经济,从一开始的设计环节就要把循环理念融进去。”

      销售方面,当前我国约有500余家翻胎工厂,“三无”小作坊占了多数,种种劣质翻新轮胎引发的事故让用户对翻新轮胎望而生畏,导致正规翻新轮胎销售困难。对此,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制定轮胎翻新等再制造标准,届时对有资格从事再制造的企业进行招标,并发放统一标识,每件产品都会经过国家标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