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兵器集团“曲线提亲”
    徐工机械嫁入豪门只剩时间和方式
  • 公司简讯
  • 分解债务包袱
    新强通信成*ST科健重组“热心人”
  • 拟整体退出饲料业务
    大江股份4738万挂牌甩卖资产
  • “神秘人”浮出水面
    福润投资董事长入主*ST海鸟
  •  
    2010年6月1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纵深
    兵器集团“曲线提亲”
    徐工机械嫁入豪门只剩时间和方式
    公司简讯
    分解债务包袱
    新强通信成*ST科健重组“热心人”
    拟整体退出饲料业务
    大江股份4738万挂牌甩卖资产
    “神秘人”浮出水面
    福润投资董事长入主*ST海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兵器集团“曲线提亲”
    徐工机械嫁入豪门只剩时间和方式
    2010-06-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兵器集团与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消息,令徐工机械即将嫁入兵器集团再起传闻。而记者也从当地人士处获悉,徐工集团已初步拟定了出让控股权予兵器集团的重组方案,涉资超过百亿。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挂出一则消息,称兵器集团与江苏省政府在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兵器集团将与徐工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并在重型装备、光电信息、精细化工等领域全面深化与江苏的战略合作。

      消息称,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会见兵器集团一行时表示,兵器集团在重型车辆、发动机、工程机械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底蕴与一定的海外市场资源,徐工集团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双方的合作将产生巨大的优势叠加效应。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徐工打造成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据协议,江苏省与兵器集团将以做强做大徐工集团为主要平台,深入推进战略合作。“十二五”期间,兵器工业集团将在江苏新增投资150亿元,建设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基地、高科技光电信息研发生产基地和精细化工研发生产基地。

      此前两年,兵器集团与徐工之间的“亲密接触”屡见不鲜,如2009年6月,兵器集团主要领导走访徐工集团;同年8月,兵器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下属的一机大地工程机械公司与徐工集团签订22台MD23推土机外贸合同。

      此后,各路重组传言于今年初达到顶峰。1月26日,徐工机械正式澄清,否认兵器集团重组,称三个月内无重组事项。然而,在公告中徐工也坦陈,确与兵器集团高层就徐工重组、市场开拓、优势互补、股权合作、股权激励等有过全面交流,但并未签订过任何协议。如今来看,兵器集团虽与徐工无协议,却曲线向江苏省政府登门“提了亲”。

      另外,有资料显示,自2005年欲引入凯雷、却屡遭挫折最终被否以后,徐工集团的改制便已箭在弦上。2009年,徐工正式完成整体上市;年底,公司再推50亿定增方案,投向研发平台提升扩建等9大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通过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双管齐下”,徐工的估值已有大幅提升。预计整体上市及增发完成后,公司总市值将达350亿左右,出让控制权涉及资金至少百亿以上。而2005年,凯雷欲拿下徐工85%股权所开出的价码不过22.13亿——收购成本五年增加了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