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默
很多投资者谈到指数基金,会直接联想到“被动”这个词,因为指数基金的仓位一般都在90%到95%之间,由于基本不进行主动资产配置和仓位调整,而是以精确展现所跟踪的指数为目的,所以被很多投资者认为是“被动”性的投资策略,或者说“机械”和“简单”地跟踪既定的指数标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首先,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以证监会行业一级分类来看:如果站在2005年7月1日的时点,当时占比最大的成份股为宝钢股份(权重占比约4.07%),占比最大的行业为金属非金属(权重占比约15.51%),金融保险业仅仅是沪深300中的第四大行业(权重占比约9.04%);然而,时隔五年不到,在当下的2010年6月2日时点,指数权重占比最大的成分股已经成为招商银行(权重占比3.64%),占比最大的行业为金融保险业(权重占比30.30%),反观金属非金属行业,其权重已经下降到9.11%。
而从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而言,也在发生着逐步的变化:在这5年中,权重增加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权重增加约21.26%)、其次是采掘业(增加约5.74%)、机械设备仪表(增加约2.70%)以及房地产业(增加约2.66%)。
这其实体现出指数的一个重要的特质,即指数(特别是通常认为没有主动成分的市值加权指数),并不是“被动”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市场行业结构的变化、个股流通股本、个股的相对强弱程度等等因素而进行微妙有趣的变化。指数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以一种简单而直观的单个数字方式来表现“整个市场、或者这一类股票正在发生些什么”。所以,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做是整个市场变化的缩影,并且这种变化往往是中长期的、带有一定趋势性的。作为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由于其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呈现所跟踪指数的风险收益特征,所以自然也会体现这种变化的特质。
同时,指数基金的主动性还在于,虽然指数是不变的,但每只指数基金跟踪的指数却不尽相同(比如大盘或小盘指数、风格指数、等权重指数、基本面指数等等),这使得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数以获得超额收益。另外,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指数基金这种提供透明运作、价格低廉的β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会有越来越多的主动运用模式(比如作为绝对收益组合的配置资产)。指数基金在投资者组合中的品种选择甚至有时仅仅是比例不同等主动性的配置方式,当与越来越多样化的衍生工具相结合时,将繁衍出无穷灵活的变化,并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模式和方向。
(作者系华安基金公司华安上证180ETF联接基金经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