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市场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解密创新基金买家之变
  • 汇添富亚澳股票基金:布局澳洲资源精选香港“中国概念股”
  • 嘉实沪深300LOF期现套利指南
  •  
    2010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基金投资
    解密创新基金买家之变
    汇添富亚澳股票基金:布局澳洲资源精选香港“中国概念股”
    嘉实沪深300LOF期现套利指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解密创新基金买家之变
    2010-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巩万龙

      ⊙见习记者 巩万龙

      

      今年以来创新型基金持有结构悄然发变。以往主要以保险和券商等机构“捧场”的产品,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实业公司、国企财务公司、投资公司、阳光私募和超级大散户等产业资本“盯上”,动辄数千万元的申购量丝毫不比券商逊色。

      

      券商减小申购 险资冷淡

      “基金公司做创新产品成本非常高,交易系统必须升级,营销费用增加,由于创新分级产品本身比较复杂,基金公司还得不停地向客户解释产品属性。”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对创新本身做出反思的时候,创新产品的另一端机构持有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今年A股市场大幅调整,保险和券商这两大机构买家也不再疯狂申购,保险机构在调整投资传统开放式基金策略时,也开始谨慎投资创新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刚刚发售时的一级市场,此前一直保持热情的券商也大大降低了申购量。

      事实上,由于前几年基金业内创新产品极为稀缺,券商和保险疯狂一级市场疯狂申购景象不再,随着创新基金稀缺性渐渐被打破,券商申购量较此前也大大降低,很少有超过亿元的大单申购。

      在去年成立的创新产品中,长盛同庆和瑞和300分级发售之初,财大气粗的保险和券商机构买家中的绝对主力,两大机构买家动辄申购达四五亿,甚至超过十亿份。到去年年底,仅中国人寿一家保险机构持有同庆A和同庆B数额非常惊人,该保险公司分别约22.5亿元和7.2亿元。

      今年,从长盛同庆到国投瑞银瑞和300,再到国泰估值优势,以至银华深证100和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行业指数基金,券商始终是机构买家中的铁杆粉丝,而且多以小型券商为主,券商今年购买的分级基金最高也不过4000万元,即中邮证券申购的银华稳进和银华锐进共约4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历来是创新产品大买家的保险资金今年相当“低调”,不仅申购量降低,而且诸多知名保险公司很少参与申购,诸如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此类保险巨头更是消失在今年创新基金的十大持有人名单。

      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国泰、兴业、银华和国投瑞银四家公司创新产品上市交易,在上述四家公司创新产品前10大持有人名单中,只有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基金一家出现保险机构,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申购该基金仅1000万元。

      

      产业资本成创新基金主力买家?

      在保险券商热情消退时,创新产品的另一大潜在买家崭露头角。一大批新买家今年开始出现在各种创新基金十大持有人名单,包括实业公司、国企财务公司、民营投资公司、阳光私募和超级散户等,这些大买家对创新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银华深证100分级的场外申购部分,上市公司亿城股份购入1亿元,占到两只基金的总份额将近22%,可谓地地道道的大股东;中核财务公司申购2000万,北京中长企业发展公司2000万,上海瑞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申购500万。另外,十大持有人出现五位大散户,总共申购量多达1.25亿元,超级大散户张祺总计购入3871万元,彭少江1000万,其余三位散户最少的邵贵荣购入337万元。

      同样,产业资本也在兴业合润分级基金露面。上市之初,江河山川(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厦门旧城重建有限公司、福建威霖实业有限公司、南平市金泰农贸市场服务有限公司、福建华侨投资(控股)公司等购入量少则上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记者注意到,亿万富翁、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私人高端理财领域对创新基金兴趣颇浓,此前成立的瑞和300、兴业分级和国泰估值都受到私人高端理财资金的青睐。

      面对今年市场一路阴跌,面对不再稀缺的创新产品,持有巨资的保险机构冷淡起来,产业资本却渐渐热情,这其中有何深意?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保险机构今年波段投资很明显,而且对市场把握比较准确,在操作传统开放式基金时,保险今年在大跌之前高位减持,直到市场跌至2500点,保险在大跌之前就减持了基金,该公司当时发售的创新指数产品时,保险机构的申购量并没有如想像中那么多。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拓展企业年金和专户理财业务,基金公司大力开拓增量机构客户,一些大型基金公司每年招兵买马储备机构理财经理,挖掘的机构客户目标直指各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大基金公司手中积累了不少存量机构客户,这客观上为产业资本成为创新产品潜在大客户奠定了基础。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创新基金数量越来越多,丧失产品稀缺性光环的创新基金必将受到保险和券商等金融机构严格筛选,保险和券商此前粗放式地靠“打新”创新产品,然后在二级市场抛售的套利行为可能大大降温,而流动资金充足的地方国企大手笔创新基金,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和亿万富翁参与申购,则将为创新产品机构买家多元化开拓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