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3版)
体制落后了
如果说,信息的平均化是市场成熟必然趋势的话,那么激励体制的落后,可能是曾经握有“先发优势”的基金投研团队今年以来备受困扰的事情了。
一些长期在业内工作的人士表示,发展了12年的基金行业,在2010年的关头,急需一些体制上的变化来形成新的改革动力,可是似乎短期内要找到这样的突破口是那样的困难。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行业人员的激励。从绝对数据看,基金的从业人员,尤其是投资研究序列整体上相对处于较高的收入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客观上,公募基金在和其他投资群体的人才争夺上并不占上风。
以研究人员的流动上来看,这样的脉络格外清晰。
如果按照年代划分,在2006年以前,基金事实上是市场内一线证券研究人员流动的最高点。当时,在大型券商从事研究的一线研究员,都以进入基金行业而自豪,目前各个基金研究团队的骨干或是领头人,基本上都有在 一线卖方研究机构的工作经历,“在券商蹲过马步”成了很多基金投资人员的必备经历。
但在2006年以后,这个状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收入看,基金公司(包括一线大牌)的行业研究人员的收入,普遍赶不上一线证券公司卖方机构研究员的收入水平。而从其工作稳定性,考核的严厉程度上说,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此后就基本上难现从卖方向基金大规模输送人才的景象了。
随之,基金公司不得不走上直接培养,或是从其他相关行业挖掘人选(候补)担任买方研究的过程。但或许是体制或是经验的原因,基金直接培养研究员的成功率非常低(比较成功的仅仅在少数几家公司)。某大型基金公司研究总监曾向记者透露,其过去1年从各方面挖来的10余名研究员,最终胜任并留下的只有2名,其余大半不及格。而同时,该公司“退单”的准研究员,又迅速被其他基金公司所吸纳,研究团队的培养之困难可见一斑。
而伴随着,阳光私募机构的兴起,目前行业内一线人才开始遭遇股权“激励”的诱惑,这无疑使得,整个行业的人才形势更为严峻。一些基金公司坦言,目前,公募基金经理的“出走”只是一个现象,整个市场内投资人才的大规模分流才是本质所在,当一个行业的整体,无法形成一个人才高地优势的时候,而其人才又难以达到自我培养的良性循环的时候,这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基金业绩),能一直占据优势就反而变得很奇怪了。
“精神”缺失了
与体制相伴生的,是基金投研这个群体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尊重市场的专业化氛围、和谐公平的内部工作氛围、勤奋拼搏的事业心,在现实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现状中受到日益明显的冲击,而这显然成了阻碍基金团队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比如,业内很著名的一个通病是——“老总下单”。即老总超越其工作岗位,干预属下独立决策。这种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基金行业的今天还是不断出现。比如去年末,某基金公司老总越权下单干预基金操作,招致基金经理强烈抵制,最终该基金业绩飞速下降,几个月内大幅下跌,苦了不知情的基金投资人。
又比如少数基金公司存在的,老总酷爱集中决策,频频以“投决会”名义干预下属全系基金操作,最终基金业绩不振,投资人员持续流失,被誉为基金行业的“黄埔军校”。这种“铁打的老总,流水的基金经理”背后,其实是对基金行业基本运作规律和理念的践踏,而最终导致的是非常严重的经营和业绩后果。
而缺乏精神的依归,和相对稳定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则更不是一家两家基金公司的问题。当基金公司“一枝独秀”时,固然恶劣的氛围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一旦其他工作选择空间被打开,则人才大比例跳槽完全无法遏制。
某家基金公司被业内盛传工作氛围极其恶劣,其中,投资总监和骨干基金经理和下属投研团队关系紧张,甚至互相指责的地步。结果,近两年春节奖金发放后,该公司员工都出现批量跳槽,四处排队求职的局面,成为行业的“佳话”。
类似的,公司缺乏能上能下机制,员工事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相对激励薄弱,或是事业归属感不强等都是行业内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短期内似乎和基金业绩相关度不大,可是从长期来说却成为整个行业提升的瓶颈,而上述情况在基金信息优势和激励水平不占上风的情况下,经常成为最关键的那根“稻草”,影响了整个行业的长期竞争力。
从表面上看,基金业绩的波动似乎是一时决策的失误,或是投资风格的不适应,但从目前看,基金行业,尤其是投资方面,其市场地位的变化,体制的不适应和文化的落后,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对于行业的管理者和股东而言,思索一下这些问题,或许对行业的发展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