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专版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巴菲特只想当贵族
  • 亚洲走红
  • 震荡市场“秀”定投
  • 哪些“消息”
    影响债基收益表现?
  • 广发基金
    “女性理财论坛”走进羊城
  • 投基与太极
  • 震荡市
    优先配置绩优混合型基金
  •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
    影响长期投资的理念
  • 排兵布阵,做优秀的投资“教练”
  •  
    2010年6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巴菲特只想当贵族
    亚洲走红
    震荡市场“秀”定投
    哪些“消息”
    影响债基收益表现?
    广发基金
    “女性理财论坛”走进羊城
    投基与太极
    震荡市
    优先配置绩优混合型基金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
    影响长期投资的理念
    排兵布阵,做优秀的投资“教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
    影响长期投资的理念
    2010-06-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7年“五一”劳动节,马明(化名)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只基金。他对投资还有点懵懵懂懂,莫说长期投资等理念,他甚至不知道基金还分为不同的类型。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马明的投资之路开始了。随着市场的周期变化,基金净值也画出了一条起伏的曲线,而马明的情绪也跟随着这条曲线而不断变化。

      在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的市场上升行情中,马明的情绪由最初对基金投资的兴奋,转为激动与自豪,当市场疯狂上涨到高点,他的情绪也变得十分高涨。同时马明也渐渐了解了更多基金知识,接触到长期投资的理念,只不过这些信息既不系统,也不完整。此时的马明认为,“长期投资就是资产的一路增值”,而将投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波动忘在了九霄云外。

      然而,就在马明沉醉于资产的快速上涨时,一轮较大的市场调整来临了。2008年初至年末,市场行情一路下跌,马明的情绪也随着下行的曲线不断变化:在基金净值跌至与他申购时相同的价位时,他将长期投资视为自己的“救命稻草”;当市场进一步下跌,投资出现亏损时,他开始对长期投资心存怀疑;当市场下跌至底部,资产呈现大幅缩水时,马明彻底绝望了。而此时,市场上关于“长期投资是在骗人”的说法不胫而走,恰恰与马明此时的心态相吻合,因此,马明此时丧失了对长期投资的信心。

      但马明不甘心就此退出市场,坚持持有这只基金。而此时,市场出现了复苏的转机。2009年初至9月,马明的资产一路增长,此时他的心情也从冰点逐渐融化,从绝望与无奈变得开心起来。而这时,马明也重拾了对长期投资理念的信心。“如果我没能够坚持下来,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收益……”马明这样想着。

      在案例中看出,马明的投资不算长,但情绪变化却复杂曲折。很多投资者都和马明一样,在市场运行至低点时怀疑长期投资的理念。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的情绪。正因为投资者情绪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这也正是短期市场下跌足以让人们怀疑长期投资,而短期市场上涨又能够让人们对长期投资重拾信心的原因。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以上内容摘自《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华夏基金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