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渝开发停牌猜想:
    重庆城投整体上市或非选项
  • 用友斥资4.91亿收购英孚思为
  • 华泰股份
    业绩二季度重回上升轨道
  • 海立股份
    空调压缩机生产突破1亿台
  • 陕鼓动力
    今年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 华谊兄弟1.5亿当上掌趣科技“二掌柜”
  • 公司简讯
  • 3000万欧元涉足3D动漫 星美国际打造全产业链
  • 香港与内地
    交流“企业内控”
  • 资本市场期待上海上市公司爆发
  •  
    2010年6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前沿
    渝开发停牌猜想:
    重庆城投整体上市或非选项
    用友斥资4.91亿收购英孚思为
    华泰股份
    业绩二季度重回上升轨道
    海立股份
    空调压缩机生产突破1亿台
    陕鼓动力
    今年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华谊兄弟1.5亿当上掌趣科技“二掌柜”
    公司简讯
    3000万欧元涉足3D动漫 星美国际打造全产业链
    香港与内地
    交流“企业内控”
    资本市场期待上海上市公司爆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市场期待上海上市公司爆发
    2010-0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小兵 ○编辑 邱江

      ⊙记者 李小兵 ○编辑 邱江

      

      或许是感受到了近期上海本地股涌动着的阵阵“潜流”,日前举行的上海市股份公司联合会年会与以往相比显得非同寻常。

      在本次年会上,“上海上市公司仍有爆发的机会”成为主基调。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地方国有控股的72家公司中超过1/4实现了各类重组。其中,上海建工、ST东航、*ST上航、广电电子、广电信息、爱建股份等近20家公司轮番停牌重组,高峰时曾出现六七家公司同时停牌。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国企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完成或启动现金融资781.05亿元,约有270.54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达到25.4%,约提升8个百分点。

      巧的是,就在此次年会的前后几天,上海本地股的整合再度热火朝天:中华企业、金丰投资、强生控股、上海新梅、上海汽车等公司接连停牌宣布筹划重大事项或定向增发事宜。

      这意味着2010年仍将是上海国资大整合之年。那么,如果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再提高6至7个百分点,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的话,2010年全年上海将有约236.72亿元的经营性国资被证券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海上市公司所表现出的“经营素质”同样有吸引力。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上海上市公司的总负债增速基本和总资产持平,但其资产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下滑,表明上海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阵痛。但是,值得指出的有三点:一是上海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量占比持续下降,显示其在去库存化方面反应迅速;二是上市公司开发支出占比的上升,体现出了上海上市公司的创新精神;三是2009年上海上市公司所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总量增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再次体现了上海上市公司的反应速度。

      由于地缘因素,上海资源型企业较少而制造型企业居多,但机构认为上海本地股不乏机会。此次前来参加年会的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家琳,此前就成功发行了中融-世诚-扬子二号世博主题信托计划,50%以上投资于上海本地股。

      而广电电子原董事长顾培柱则从产业专家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仅从电子产业来看,上海相关企业就在四个领域存在发展机遇:一是航空电子,因为上海要造大飞机;二是船舶电子,因为现在上海是造船基地,相关的电子设备、导航、检测都需要配套;三是轨道交通电子;四是汽车电子,目前汽车电子在汽车里的价值量是30%左右,有资料称新能源汽车里电子的价值量则上升到60%。他同时认为物联网的发展也给上海企业带来了机遇,上海已经提出在2010年到2012年里打造十个示范工程,除了在世博园区、马陆葡萄园区里的应用外,还有分别位于浦东和嘉定的两个产业园区等。

      这些令市场对上海上市公司怀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