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混血军团”壮大
    基金合资公司数量超中资
  • 汇金承诺将全额参与建行配股
  • 金刚玻璃: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 保费增收+资产升值预期
    保险股投资价值凸显
  • 大信托 “救生”小银行 银信联手助推重庆城乡统筹新发展
  • “潜伏”未来新蓝筹
    信诚深度价值即将登场
  • “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计划”启动
  •  
    2010年6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混血军团”壮大
    基金合资公司数量超中资
    汇金承诺将全额参与建行配股
    金刚玻璃: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保费增收+资产升值预期
    保险股投资价值凸显
    大信托 “救生”小银行 银信联手助推重庆城乡统筹新发展
    “潜伏”未来新蓝筹
    信诚深度价值即将登场
    “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计划”启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混血军团”壮大
    基金合资公司数量超中资
    2010-0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孙旭 ○编辑 张亦文
      本报记者 史丽摄

      ⊙记者 孙旭 ○编辑 张亦文

      

      34家!随着国泰基金30%的股权花落意大利忠利集团,目前我国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数目已达到34家,合资基金公司数量超越中资公司。分析人士认为,外资陆续“进驻”中国的基金公司,可能暗示其依旧看好中国基金业今后的发展。

      

      “混血军团”壮大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昨日发布公告称,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万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所持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意大利忠利集团。目前,上述股权转让及住所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现已办理完毕。并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自03年4月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截至上周,我国共有中外合资基金公司33家,其中不乏嘉实等实力雄厚的大基金公司;而随着国泰股权变更尘埃落定,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数量增加至34家,在市场总共成立60家基金公司的背景下,“混血军团”的阵容已经超越了中资公司,并呈现出逐渐壮大的态势。

      除此之外,在正处于筹建过程中的一批新基金公司名单上,也不难发现“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身影,如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和国金通用基金等。

      

      看好发展前景

      越来越多的“洋银子”开始流入国内基金公司,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暗示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前景依然被海外资金所看好。

      该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在60家左右,处于垄断竞争格局,未来行业将依然经历一个较为长远的发展阶段。外资股东入主国内基金公司,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预期。

      有媒体报道,意大利忠利集团首席执行官此前Sergio Balbinot表示:“入股国泰基金让我们得以方便地整合保险产品销售渠道,并且达到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目标。”

      上述分析人士还表示,目前市场处于一个调整节点,此时进入中国基金市场,可以在现阶段“抄底”,为获取更为长远的投资价值打下良好基础。

      

      中方借力谋突破

      当然,这种“血缘的融合”也是谋求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基金公司中方股东所希望看到的。

      有媒体报道,国泰基金方面在回应此次股权转让时表示,转让事宜获批之后将与意大利方面开展公司治理、产品创新以及企业年金管理等全方位的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和投资经验的不断累积,“走出去”成了业内不少基金公司所渴望的目标,这点从多家基金公司对于QDII基金发行热情不减上就可以看出。而在基金公司实现国际化的漫长路途中,外资股东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

      “外资方往往拥有较为丰富的海外投研经验,以及较为先进的公司管理理念,这样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中国基金业‘放眼看世界’是非常宝贵的。”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和亲”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理念上的冲突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甚至掣肘基金操作进而影响到业绩的好坏。“此前也出现过一些反面教材,因此,如何克服‘水土’问题,实现双方利益的有效互补,也是考验合资基金公司双方管理人员智慧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