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原央行副行长苏宁:造福社会的金融家
  • 从经济学家到央行官员
  • 全力推动央行上海总部发展
  •  
    2010年6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人物
    原央行副行长苏宁:造福社会的金融家
    从经济学家到央行官员
    全力推动央行上海总部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原央行副行长苏宁:造福社会的金融家
    2010-0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苗燕 邹靓 ○编辑 王颖

      在央行系统内,他分管的工作是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

      在他的推动下,个人征信系统从无到有

      在他的领导下,支付结算系统从弱到强

      低调、务实、严谨、执行力强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在央行系统内工作7年后,他又将开始一段新的工作旅程

      ⊙记者 苗燕 邹靓 ○编辑 王颖

      

      他是当之无愧的“最贴近百姓的央行领导”。 作为央行副行长,苏宁主管的工作正是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从银行卡、个人信用报告、纳税转账、到财政资金划拨……央行的金融服务职能对企业、银行、个人的影响相当直接。

      央行的一位人士评价说,在央行行长周小川的领导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苏宁主管金融服务工作的7年间,个人征信系统从无到有;银行卡支付规模从小到大;国库发展从弱到强,金融服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如今,63岁的苏宁虽离任央行副行长一职,但他仍在继续关注着金融服务事业的发展。

      

      建设支付结算系统

      刷卡消费带来的便捷,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感受。而这正是央行支付体系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成果之一。时任支付结算司司长的许罗德评价说,苏宁在推动支付体系、支付系统建设方面,发挥了非常核心的领导作用。“不管是大额、小额支付系统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制度的建设,为老百姓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他都是领导者和推动者。”

      2004年1月,刚刚接手工作的苏宁出席了首次银行业支付结算工作联席会议。在此次会议上,苏宁根据中央赋予央行的职责,明确提出要对支付结算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加快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提高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水平,保障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支付风险,支持金融市场的资金清算。“他主要是为支付体系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这种宏观的方向性很重要。”一位支付结算司的人士表示。

      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末,银行卡发卡量已达到20.66亿张,较2003年末增加了约14亿张,人均拥有1.4张信用卡。银行卡可以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联网POS机由34.9万台增加到240.83万台;百姓刷卡消费金额在7年间由不足5000亿元猛增至7万亿元。

      支付结算系统的发展除了为百姓带来了实惠,也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09年3月16日,内地与香港两地正式建立覆盖本外币的全方位跨境支付清算合作机制,两地开通了美元、欧元、港元和英镑4个币种的支付业务,对于降低两地跨境支付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参与银行支付业务的竞争力,进一步密切内港两地的经济金融联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个人征信体系从无到有

      2002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速建设征信体系,并委托央行进行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专题研究,时任央行副行长的吴晓灵主管该项工作。2003年11月,刚刚履新的苏宁,在此前吴晓灵工作的基础上,主要推动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与商业银行的联网,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创建。

      在苏宁的推动下,2005年12月15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顺利实现主要商业银行联网试运行。如今,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已收录1600余万户企业信息。

      而相比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则更加困难。2004年4月,苏宁提出,争取用一到两年时间初步建成个人征信体系的基本框架。仅仅8个月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在北京等七城市试运行。2005年8月底,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成了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并在2006年1月开始正式运行。

      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6.7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各商业银行均建立了依托该系统的个人信用风险审查制度,将查询申请人信用报告作为消费信贷审查的固定程序。

      除推动数据库的建设外,苏宁还积极参与信用知识的推广活动。在他的建议下,央行启动了“全国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苏宁和其他央行的领导走进社区、学校,宣传信用知识。对于推动全社会增强信用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面推进国库信息化

      国库建设看似神秘,其实与国家的财政收支以及居民纳税、捐款、获得财政补贴等密不可分。国家财政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要通过国库实现;社会公众向灾区捐款、救济资金发放到灾区居民手中也都要通过国库完成。

      近年来,在苏宁的推动下,央行的国库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三大系统为基础的国库业务管理系统的架构已初步形成。

      尤其是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为纳税人提供了各种纳税申报与缴税便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在几秒钟内实现税收的纳税申报、缴款全过程,大大方便了纳税人,税款从过去几天的在途时间实现了当天入库的零在途,有效降低了税收征缴成本。

      不仅如此,信息化建设还直接推动了国库业务创新,为落实国家服务民生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截至2010年3月,全国共有30个省市49个地市513个县的国库部门办理了涉农补贴、家电下乡、抗震救灾等180多种政府补助资金项目的直接支付业务,拨付资金超过1000万笔、90多亿元,使政府的补贴资金从国库到农民、受灾群众实现点对点发放,有效解决了资金层层拨付可能导致的延压、挪用、侵占甚至贪污等问题,节约了行政成本,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按照苏宁设定的目标,今年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将全面覆盖全国各省市,到2012年,通过横向联网系统办理的税收业务占全部税收业务的比例要达到80%;此外,苏宁还要求相关部门抓紧落实海关联网、财库联网对账、出口退税联网和中国银联一点接入等试点工作,扩大银行卡缴税范围。

      

      严厉打击洗钱犯罪

      反洗钱也是苏宁在央行主管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在配合国家反腐败、打黑除恶、禁毒、反恐等专项斗争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反洗钱工作的成果,世界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将中国正式吸纳为成员。获得这一组织的成员资格,已成为一国金融业走向世界的“绿色通行证”。

      在2003年至2008年间,中国反洗钱工作参照国际标准,立足中国国情,确立了中国反洗钱法律、监管和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反洗钱制度。目前,央行36个副省级以上地区分支机构都设立了反洗钱处,为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积极协助侦查机关调查涉嫌洗钱案件970起,涉及金额折合人民币3012.3亿元;协助破获涉嫌洗钱案件195起,涉案金额折合人民币418.8亿元。协查和破获案件类型主要集中在严重上游犯罪及其洗钱上,特别是贪污贿赂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金融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

      对今后的反洗钱工作重点,苏宁提出了要立足中国国情,完善反洗钱法律和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重点解决账户实名制、可疑交易的全面记录以及反洗钱信息的存储分析等体系制度方面的缺口问题,形成反洗钱工作的“闭环”。